1.靜軒(1 / 3)

一條小巷,這條小巷很窄,三人並肩而行就沒了空餘了。然這條不起眼的小巷卻站著十幾個書生。在這清晨時分,他們中有的人或搖頭晃腦地拿著手中的書大聲朗讀,或三三兩兩聚在一起討論文章,有幾個在某個問題上爭得麵紅耳赤。

一個挑著小爐子和一些蒸籠的老漢從旁而過,稍稍停下了他的腳步,抬頭,看向書生們身後那道門上的匾額。

“靜軒”。

兩個既不大氣,又沒有什麼讓人猛地看上去覺得神來之筆的字。而這兩個平平淡淡,似乎猶如符術變化出來的字也是很平淡地鑲嵌在了那暗紅色的匾額上。很不起眼,符合兩個字中的靜字,也符合了這條很少有人問津的小巷。

老漢稍稍看了一下那塊匾額,臉上露出了一絲和睦並且帶著一絲感激意味的笑容,接著又看了看靜軒門口那十幾位似是在爭“豔”的書生,搖了搖頭,平凡的臉上出現了一絲玩味的笑容。接著,老漢嘴裏哼著極具越州地方特色的曲調走遠了。

“碰!”老漢剛走沒多久,靜軒的門就被人猛地打開。

“吵吵吵!你們這些臭書生!又這麼大清早地就跑來這裏大喊大叫,我家主人想早上小寐一下都給你們這些臭書生給吵醒了!”開門地是一個約莫十五六歲的小丫鬟,長的嬌小可愛,尤其是那一雙水靈靈地大眼睛,哪怕是現在怒氣衝衝地瞪著書生們,這些書生也絲毫不會升氣怒氣,反而讓書生覺得這個小丫頭這麼瞪著眼睛像是在嬌嗔。

“嘿嘿嘿……”書生們並沒有因為小丫鬟地嗬斥有一絲一毫的愧疚,反而很有默契地對著小丫鬟傻笑,似乎是約好了一般。

“你們……!哼!進來吧,進來吧!把要還的書還了,要借的書借了,然後統統給我滾回書院去!”小丫頭沒好氣地瞪了一眼外麵的書生。

幾個書生連忙作揖,稱是,有一個年紀一看就比這個小丫鬟大的書生厚著臉皮道:“是是是!環兒姐姐說的是!”

“你!真是氣死我了,你們這些臭書生!”名叫環兒的小丫鬟跺了一下腳,然後掉頭就走。

而書生們則露出了一絲勝利的笑容。從雙方的言行以及表現來看,兩夥人似乎經常爭鬥,而今天,貌似是書生一方勝了呢。

書生們見靜軒終於開門,但卻沒有一擁而入,而是有條不紊的,安安靜靜地走進了靜軒。

入門,映入眼簾的一塊狹小的院落,小到環兒那種小丫鬟也隻需要十幾步就能從院子這頭走到那頭。這院子就是四合院,隻不過縮小很多。

院子真的很小,而且簡陋。除了邊角一處放了幾盆並不名貴的花草以外,再也沒有別的裝飾。院子的地麵也有些坑窪,不少鋪在地上的青石板都有或多或少的破損,一些沒來得及清理掉的小草是從青石板間的裂縫中生長了出來。

“來啦?”清卻不冷的聲音突然響起,似泉水叮咚,又如玉石之聲。就像潔白的月,美,卻不妖。很令人感到是驚奇,一個人的聲音竟然會讓人有這麼多美妙的感受。

眾書生循聲望去,隻見一名一襲白衣的女子正站在那幾盆花草前撥弄著一朵小黃花。女子背對著書生們,看不見長相,但那漂亮的頭發卻十分惹眼。秀美柔順齊腰的長發沒有梳鬟,隻是用一根白色的絲帶簡單在頭發中端紮起,似乎將頭發這般紮著隻是為了方便,正如女子那一身絲毫沒有任何裝飾品的打扮一樣,簡約。

書生們齊齊停下腳步,靜靜地看著那白衣女子,眼中有向往,有敬佩,有欣賞,唯獨沒有**之色。

“都自己進去挑書。”女子沒有回頭,依舊在那撥弄著似乎隻是野花的小黃花。

書生們聽了沒有傻站在那兒了,而是隨著丫鬟環兒走進了一旁的屋子。過了一會兒,書生們還了舊書借了書,付了租金,又來到那白衣女子身後傻站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