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是十分寶貴的人才資源,是民族的希望和祖國的未來。
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促進大學生健康成長成才是一項重大而緊迫的戰略任務。大學生社會實踐作為實踐育人的主要形式,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環節,也是思想引領這一青年工作根本任務的有效載體,曆來受到黨和政府的高度重視。中共中央、國務院在2004年出台的《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以及中宣部、中央文明辦、教育部和共青團中央在2005年聯合下發的《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社會實踐的意見》等相關文件中,就大學生社會實踐工作的意義、原則、形式、內容、機製、保障等一係列重要問題作出了詳細論述,提出了明確要求。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社會實踐是青年學生成長成才的必由之路。毛澤東同誌在《實踐論》中指出:“人是從實踐開始,經過實踐得到了理論的認識,還須再回到實踐去。認識的能動作用,不但表現於從感性的認識到理性的認識之能動的飛躍,更重要的還表現於從理性的認識到革命的實踐這一個飛躍。”因此,大學生參與社會實踐並在實踐中進行正確的社會觀察,不僅能彌補課堂教學模式在認識方式上的不足,還能通過社會生活的曆練,幫助青年學生樹立正確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形成堅定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想信念。
百年名校浙江大學是國內較早開展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的高校之一,取得了豐富的實踐成果。尤其是近幾年來,在改革創新、科學發展、創建世界一流大學的進程中,更突出了對大學生社會實踐的重視,不斷創新形式載體、打造精品項目、深化長效機製、加強宣傳推廣,在全社會形成了良好而廣泛的品牌影響力和美譽度。
本書是浙江大學共青團幹部總結多年的社會實踐工作經驗,立足高校和學生實際編寫而成的,全書通過大量的案例向我們全景式地展示了社會實踐、社會觀察、誌願服務、創業實習、西部支教、掛職鍛煉等廣義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融思想性、知識性、操作性和科學性於一體,是一本指導大學生積極有效參與社會實踐活動的優秀參考書。
與時俱進,曆久彌新。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走過了二十多年的曆程,但新的時代仍然賦予了傳統活動以新的意義和新的內涵。
希望社會各界和高校黨委、行政能一如既往地關心支持大學生的實踐教育,為大學生深入農村基層打造廣闊的平台;希望共青團幹部能在新形勢下奮勇承擔,繼續創新社會實踐模式、豐富社會實踐內涵、總結社會實踐經驗、提升社會實踐效果,更有效地凝聚、服務和引領青年;希望廣大青年學生能主動學習、真心奉獻、立誌成才,在實踐中堅持愛國主義和社會主義的高度統一,切實把民族精神與時代精神、個人成就與社會責任結合起來,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
共青團中央書記處書記、盧雍正
二〇〇九年九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