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自序(1 / 1)

包益民在對Yohji的訪談中說過Yohji的衣服,是做設計的人會喜歡的衣服。Yohji的衣服要看的是背麵,因為設計師本人認為女人離去的背影有一種憂傷的美。也正因如此,Yohji設計的服裝,背後線條總是非常優美。

我會再多加一條,Yohji的衣服是一定要親自試穿才能體會出他所傾注的東西,再和自己的身體達成微妙的理解。

閱讀亦是如此。

現在的你,因為網絡便利,可以有更多的選擇去看到你想要看到的文字,各種形式,各種風格。你也許已經很久都沒有買過紙質書,對動輒幾十萬字的純文學作品失去耐心,跨界思考和培養全麵的生活品味變得奢侈。你把更多的時間花在莫名其妙又讓你身心俱疲的事情上,卻說不出意義所在。

那麼,如果你願意耐心看看這本書,就真的太感謝了。

有些人認為,時尚就是品牌與標簽的堆砌,是每年那幾次大秀,是銅版雜誌上閃閃發光的模特的臉,可這些,跟你的關係是什麼?你依然會在每天醒來的時候,對著滿衣櫃的衣服不知道穿什麼才好。你每天都在照鏡子,卻從未看清過自己,或者說是,你看到的隻是想象中的自己。

設計大咖斬釘截鐵地在每年固定的時間內,像發布教義一樣告訴你:你應該這麼穿。大眾媒體也紛紛附和:錢應該這麼花。那麼,你自己的想法呢?你可以明確地說出什麼是森女元素,什麼是西裝的最佳穿搭方式,什麼是20年代的爵士女郎風格,什麼是70年代的嬉皮風潮?又或者,你可以自信地回答我,哪個牌子的紙巾是最適用於人類的,哪家的麵包發酵風味最妙,哪個產區的威士忌最配當地的活水而不是粗暴地添加冰塊?

時尚與非時尚之間的標尺,到底在哪裏?

如果在閱讀《Low Fashion 老發燒》的過程中,我戳痛了你,甚至讓你隱隱覺得羞恥和不自在,請別擔心,因為你已經領悟到一部分“時尚”的樂趣所在了。

閱讀是講究體會和質感的東西,不平淡也是其中一部分。

是為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