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武林大會(1 / 2)

明朝中期,江湖紛爭不斷,各門各派群雄並起、逐鹿中原,少林、武當作為泰山北鬥在歲月的流失中仍然屹立江湖不倒,峨眉、逍遙、崆峒、華山等門派也各有千秋,斧頭幫、清河幫、巨鯨幫等幫會層出不窮,一些隱世門派繼續蟄居潛伏,尤其是在200年前一夜間崛起的聖門和西域派,經過幾代人的經營儼然有正派領袖和邪派代表之像。

百年間江湖傳言,“天道、問心、破軍”三策得一可平天下,天下群雄群起而爭之,有些小門小派因窺得消息在一夜之間被吞並的有之,被滿門屠戮的有之,爭奪之風大有愈演愈烈之勢。為何這般?這還得從300年前中原武林大會說起。

300年前,少林派有一俗家弟子名叫問天,此子天資聰穎絕頂,有過目不忘之能,很多武功一看就懂、一學就會。據傳,問天在成為少林俗家弟子前曾師從天下輕功第一的“鬼影子”,究竟他怎麼進入的少林寺後人不得而知,但坊間傳聞,此子原名王天明,身負血海深仇,心性異常堅韌,他立誓此生必報血海深仇,但因仇家過於強大,不得不隱姓埋名。他在少林寺3年間曾數次偷入藏經閣,閱遍所有佛學典籍,尤其對少林七十二絕技背得滾瓜爛熟。學成下山後,專門尋一幽靜之所鑽研武學,經過六十多年反複研習,終於將所學所悟融會貫通,著成一部“佛道問天”,分上中下三卷,分別命名為天道、問心、破軍。

問天武功大成後便參加了五年一度的江湖武林大會。這種大會不僅是門派之間武功切磋的頂級舞台,更是選舉新一屆武林盟主的大會。是時,江湖上幾乎所有門派都派出了優秀的代表參加,背地裏巧施各種手段進行角逐,希冀從大會前就將對手拉下馬,一些資格較老的門派代表更是成為了熱門候選人。可誰曾想到,大會比武當天問天就第一個踏上比武台,各門各派先後上去挑戰的人不到十招就被打下擂台。

少林寺不少老資格僧眾都認識問天,起初認為他是俗家外圍弟子,對他並沒有多留意,但到後來看到問天的武功路數似曾相識又不太一樣,越看越震驚、越看越恐懼、越看越百思不得其解,終於又一輪比試結束後,少林達摩院首座長老無相大師坐不住了。說起這個無相大師還真是當代武林中一等一高手,此人被上一代少林神僧收養,從3歲起就苦練少林內功拳法,從20歲起就進入藏經閣學習,40歲後在內家拳法上已經無人能出其右,此後潛心鑽研佛道和武學,大有登峰造極之勢,說他武功排在當世前三都不為過。當他看到似曾相識的武功,結合自己所感所悟,哪能不懷疑和震驚。於是他跳上擂台向問天質問,“你的武功師從何處,與藏經閣內武功有何關係?”問天不動聲色說,“我的武功既出自少林,也並非少林,我以前係少林弟子,但現在已非少林弟子,與爾等何關?”無相大師怒道,“黃口白話,且看老衲試上一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