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是生命之源,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基本條件。如果你被困野外,那麼找到能夠飲用的水源是重中之重。但是大家也不要把尋找水源當作什麼難事,隻要你不是處於大沙漠之中,那麼水源還是很容易找到了,而且植物代用水更是多不可數。下麵為大家介紹一下野外尋水的方法:
1、根據植物、昆蟲的活動情況尋找水源
夏天蚊蟲聚集,且飛成圓柱的地方一定有水;有青蛙、大螞蟻、蝸牛居住的地方也有水;另外,燕子飛過的路線和較高的地方,都是有水源和地下水位較高的地方。另外,鵪鶉傍晚時向水飛,清晨時背水飛;斑鳩群早晚飛向水源,這些都是判斷水源的依據。
2、根據植物生長情況尋找水源
生長著香薄、沙柳、馬蓮、金針(也稱黃花)、木芥的地方,水位較高,且水質也好;生長著灰菜、篷篙、沙裏旺的地方,也有地下水,但水質不好,有苦味或澀味;初春時,若其它樹枝還沒發芽,獨有一處樹枝已發芽,說明此處有地下水;入秋時,同一地點其它樹枝已經枯黃,而獨有一處樹葉不黃,此處有地下水;另外,三角葉楊、梧桐、柳樹、鹽香柏等植物隻生長在有水的地方,在它們下麵定能挖出地下水來。
3、根據地形(地勢)判斷地下水位的高低
山腳下往往會有地下水,低窪處、雨水集中處,以及水庫的下遊等處地下水位均高。另外,在幹涸河床的下麵和河道轉彎處外側的最低處,往下挖掘幾米左右就能有水。但通過這種方法得到的水源往往泥漿較多,需淨化處理後,方可飲用。
4、根據氣候及地麵幹濕情況尋找水源
春季解凍早的地方和冬季封凍晚的地方,以及降雪後融化快的地方地下水位均較高;在炎熱的夏季,地麵總是非常潮濕,或在相同的氣候條件下,地麵久曬麵不幹不熱的地方下的水位較高;在秋季,地表有水氣上長,淩晨常出現像輕紗似的薄霧,晚上露水較重,且地麵潮濕,說明地下水位高,水量充足;在寒冷的冬季,地表麵的縫隙處有白霜時,地下水位比較高。
5、直接從植物中取水
在南方的叢林中,到處都有野芭蕉(仙人蕉)。這種植物的芯含水量很大,中休用刀將其從底部迅速砍斷,就會有幹淨的液體從莖中滴出。野芭蕉的嫩芯也可食用,在斷糧的情況下,可以充饑。如果能找到野葛藤、葡萄藤、獼猴桃藤、五味子藤等藤本植物也可從中獲取飲用水。另外,在春天樹木要發芽時,還可從山榆樹等喬木的樹幹及枝條中獲取飲用水,或從蘆苔、仙人掌及其果實中獲取飲水。這些從植物中獲取的飲用“水”,容易變質,最好即取即飲,不要長時間存放。需要特別注意的是,帶有乳濁液的藤或灌木、千萬不要飲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