茫茫大地不知幾萬裏許,按照古人的說法應該分為九洲,期間環繞大海不得相見!而最具靈氣者名為赤縣神洲。作為一部書的發生之地當然得是人傑地靈之所在,隻有這樣故事才能更有看頭。話說遠古之時,混沌未分,陰陽不明,不知何時這混沌中孕育出一靈根,號為盤古氏。又不知幾多年許,經過了多少歲月,那靈根以幻化成一巨人。偶一日,不知何原因,隻見那巨人猛地睜開雙目,目光實質如同兩道利劍照亮了這片黑暗之地,驀地,揮手一抓,不知哪來的巨斧,也不知是何人所造,似乎與他同生,又似乎。。。。這也是一未解之謎,但聽得一聲大吼,那巨人便用這不知名的巨斧砍開這片混沌。一時清氣上升,濁氣下降,形成一片天地。這就是盤古開天的由來,而後這片天地又經曆了女媧造人、共工氏怒觸不周山等等故事,人類社會不知繁衍到哪朝哪代,此時聖明教化,人知禮儀,天地間勃勃生氣。我們的故事就是發生在這個不知朝代的時空裏。老君山老君洞前,坐著一個衣衫似乎不是很整潔卻也不邋遢的術士,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從衣著的裝飾的角度看我們隻能得出這一點結論,因為他麵前的石桌上正斜靠著一麵幌子,上麵寫著“鐵口神目”四個大字,右下角處寫著“每日三課”四個小字。看他的麵龐不過三十,卻也是三縷長髯自然垂在前胸,頭上隨意挽一個發髻用荊釵固定。他就這樣閉目坐著,一動不動似乎在等待著什麼。不知幾時許,一縷清風吹動了長髯,他的眼皮也微微的跳動,證明他還是清醒的。原來不遠處一位白衣劍客正緩緩步上山來,此人衣著整潔,即便是鞋子上似乎也不能沾染著這人世間的灰塵,似乎是高天上的那些自由自在的神仙;麵白無須,兩道劍眉斜插入鬢,這位劍客看起來年紀不過四十許,歲月的風霜似乎還沒來得及在他臉上留下痕跡,一身英氣迎麵而來。這時那位閉著眼睛的術士動了,猛地睜開雙眼,大聲喊道“武林傳奇快點走啊,我這裏帶來一壺好茶”,原來這位白衣劍客就是當時名動武林的武林傳奇,據傳說這位武林傳奇出去武林世家,幼而聰穎,賢聖之書無一不覽,尤慕孔氏之學,自以為一切真理都在六藝之內,後又學武藝於浩然門掌門中庸子,三十歲時自創五德劍法,來源於“仁義禮智信”五德,此時節林浩然已然青出於藍,無論文武之學都為時人之冠,人送其”傳奇“。正是這一絕學於三十年前挫敗當時的武林至尊冷一魂,挽救了各大門派,故而被稱為武林至尊。閑言少敘回到正題中來。那術士喊聲未落,武林傳奇就已來到石桌前,輕輕的品了一口清茶,此時術士睜大眼睛等著他說話,順便上下打量著這位傳說中的人物,許久傳奇說道:“此茶初入口實奇苦無比,而後又有一絲甘甜若有若無回繞舌尖,此時節方覺得通透,好茶”。聽到他的回答,術士不禁露出得意的笑聲“三十年過去,你怎麼一點也不見老呢?就是胡子也沒有幾根”,傳奇稍是一愣,繼而微笑回應“你看起來老嗎?都一把年紀的人了看起來還不過三十幾許,”接著續道“記住不要叫我武林傳奇,我叫林浩然,再說當年若不是你最後的一擊那武林至尊又怎能”話未說完,術士接口說道“打住,打敗冷一魂的是你而不是我,要不你怎麼是武林傳奇而不是我呢?”林浩然見他還是這副態度不得不搖了搖頭,“閑聊散士李幻真還是李幻真呀,你我自從當年華山一戰挫敗冷一魂後每十年在這廬山頂上相聚一次,如今已是第三次了吧”原來這術士的真名換做李幻真,從他二人言談中似乎二人年歲依然不小,當年的事情似乎也另有隱情。閑言不表,李幻真回道“是呀,白駒過隙,一眨眼又是一個十年,隻不過你看起來還是那麼瀟灑倜儻啊?說,又坑害了多少良家少女?!”“不得胡言,想我自幼秉承聖賢之學怎能做下你口中所說之事,今日我要教訓於你!”說話時節,林浩然的寶劍蹭的一下之取李幻真,我們說的慢,那拔劍出劍隻在盱眙之間,但見那李幻真似乎早知他要出手一般,身子依然後退出兩米外,但是劍光卻也隨後而來,刷刷數劍,出招隻在一瞬之間,那李幻真雖似知曉對方出手的招式,卻也是避的尷尬。陡然間,林浩然停劍不動,但見他單手持劍於胸前,左手掐著劍訣,雖不動,卻猶如泰山一般不可撼動。見此場景,李幻真挺身不動,雙手一正一反平舉於前胸,周身氣息混動,好似一股旋風般平地而起,而李幻真恰恰就在這旋風的中心,二人就這樣靜止著,突然,武林傳奇大喝一聲“仁”,孔子說仁者如山,這一劍穩若磐石,當頭壓下似乎如泰山般沉重,看來這就是五德劍法中的“仁”字劍法,此時李幻真雙手一上一下中間似乎有股蓬勃欲發之氣流,大喊道“大盈若衝”一股氣流迎著劍勢而上,正是這股氣流夾帶著林浩然的劍氣向身側的林中而去,眼見得這場對比就要結束,可是樹後猛地竄出一人,一拳迎上,三股氣流交彙一起,頃刻間氣浪翻滾,煙塵滿目。李幻真與林浩然同時喊道“有人!不好”!氣浪消散,但見那紫衣人身形未動,緩緩說道“二位武藝超群,隻不過這樣恃武淩人,怎算得君子?怎算得散士?”李幻真與林浩然二人相顧而視,都透露出一絲驚訝,看來二人都不知來者是誰。林浩然開口道“我二人在此想聚互相切磋,實不知閣下在此,唐突之處還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