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林家翹

出生地:北京

生卒年:1916~

曆史評價LiShiPingJia

華裔美國天文學家,物理學家,數學家。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

林家翹是美國科學院院士。1976年以後曾多次回中國講學,發起和組織中美兩國間在流體力學、應用數學方麵的學術和人才交流,並被聘為北京大學等校名譽教授。

林家翹在1944年解決了流體運動穩定性中的一個數學疑難,指出在穩定性問題中流體粘性趨於零的極限情況並不等於無粘性情況。他對湍流統計理論的貢獻是,提出湍流譜相似性的普遍理論。60年代,林家翹將近代力學中提煉模型的方法用於研究天體物理,提出準穩漩渦結構假說,創立星係漩渦結構的密度波理論,並用它解釋天文觀測事實,成功地解決了星係旋臂研究中的一些難題,促進星係動力學的發展。

林家翹對近代應用數學和流體力學的發展做出很多貢獻。1962年以後他開始致力於天體物理學的研究,提出準穩旋渦結構(QSSS)假說,1964年完成了星係旋渦結構的密度波理論,並用密度波理論解釋了許多天文觀測事實,在解決多年來懸而未決的星係旋臂研究中的“纏繞”困難方麵,在促進星係動力學的發展方麵做出貢獻。

林家翹教授是國際公認的力學和應用數學權威。從40年代開始,他在流體力學的流動穩定性和湍流理論方麵的工作帶動了一代人的研究和探索。他用漸近方法求解了Orr-Sommerfeld方程,發展了平行流動穩定性理論,確認流動失穩是引發湍流的機理,所得結果為實驗所證實。他和馮·卡門一起提出了各向同性湍流的湍譜理論,發展了馮·卡門的相似性理論,成為早期湍流統計理論的主要學派。從60年代起,他進入天體物理的研究領域,創立了星係螺旋結構的密度波理論,成功地解釋了盤狀星係螺旋結構的主要特征,確認所觀察到的旋臂是波而不是物質臂,克服了困擾天文界數十年的“纏卷疑難”,並進而發展了星係旋臂長期維持的動力學理論。在應用數學方麵,他的貢獻是多方麵的,在數學理論方麵,他也有些貢獻,其中最突出的是他證明了一類微分方程中的存在定理,用來徹底解決海森伯格論文中所引起的長期爭議(參看科學花絮)。他是當代應用數學學派的領路人。

相關鏈接

林家翹著有大量科學論文。專著有《流體動力學穩定性理論》(1955)、《湍流的統計理論》(1959年,是他主編的《湍流和熱傳遞》一書的一部分)、《應用到自然科學中的確定性問題的數學》(與A.A.西格爾合著,1974)。他關於湍流譜相似性的論文載《湍流-統計理論經典論文集》(1961)。

林家翹教授對中國科技事業十分關心。他本人自1972年以來曾多次回國作學術訪問,邀請眾多美國知名專家來華講學,接受多位學者去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深造,為國內培養了一批有造詣的學者,推動了應用數學與流體力學的許多新領域在中國的發展,為中國科技事業的發展做出了突出的貢獻。

林家翹

林家翹教授曾擔任美國數學會應用數學委員會主席、工業和應用數學協會主席。他曾獲得美國機械工程師學會Timoshenko獎,美國國家科學院應用數學和數值分析獎,美國物理學會流體力學獎。

——傳世佳言——

我所以看得比前人遠一點,因為我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麵。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