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伽利略
出生地:意大利比薩
生卒年:1564—1642年
曆史評價LiShiPingJia
伽利略是偉大的意大利物理學家和天文學家,科學革命的先驅。曆史上他首先在科學實驗的基礎上融會貫通了數學、物理學和天文學三門知識,擴大、加深並改變了人類對物質運動和宇宙的認識。
伽利略1564年2月15日生於比薩,父親芬琴齊奧·伽利略精通音樂理論和聲學,著有《音樂對話》一書。1574年全家遷往佛羅倫薩。伽利略自幼受父親的影響,對音樂、詩歌、繪畫以及機械興趣極濃;也像他父親一樣,不迷信權威。17歲時遵從父命進比薩大學學醫,可是對醫學他感到枯燥無味,而在課外聽世交、著名學者裏奇講歐幾裏得幾何學和阿基米德靜力學,產生了濃厚興趣。
1583年,伽利略在比薩教堂裏注意到一盞懸燈的擺動,隨後用線懸銅球做模擬(單擺)實驗,確證了微小擺動的等時性以及擺長對周期的影響,由此創製出脈搏計用來測量短時間間隔。1585年因家貧退學,擔任家庭教師,但仍奮力自學。1586年,他發明了浮力天平,並寫出論文《小天平》。
1587年他帶著關於固體重心計算法的論文到羅馬大學求見著名數學家和曆法家克拉維烏斯教授,大受稱讚和鼓勵。克拉維烏斯回贈他羅馬大學教授P.瓦拉的邏輯學講義與自然哲學講義,這對於他以後的工作大有幫助。
1588年他在佛羅倫薩研究院做了關於但丁《神曲》中煉獄圖形構想的學術演講,其文學與數學才華大受人們讚揚。次年發表了關於幾種固體重心計算法的論文,其中包括若幹靜力學新定理。由於有這些成就,當年比薩大學便聘請他任教,講授幾何學與天文學。第二年他發現了擺線。
當時比薩大學教材均為亞裏士多德學派的學者所撰,書中充斥著神學與形而上學的教條。伽利略經常發表辛辣的反對意見,由此受到校內該學派的歧視和排擠。1591年其父病逝,家庭負擔加重,他便決定離開比薩。
相關鏈接
伽利略的科學貢獻
伽利略科學研究的黃金時期是在1592—1610年。這段時期伽利略研究了大量問題,特別是力學問題。如落體運動,擺和斜麵上的運動,拋射體的運動,力的合成等。此外對流體、熱學問題也進行了研究,伽利略溫度計就是在1592—1593年期間發明的。1609,年他被荷蘭人利珀希發明望遠鏡的消息所吸引,從而把他的興趣和注意力從力學轉向光學和天文學,直到1633年被教會判為終身監禁後重又研究力學。他對力學的大部分研究工作和發現都是在這時期完成的,而發表則在晚年。
1597年他設計了具有軍事用途的比例規和羅盤,並開設工廠生產和出售這些儀器。在這之前,他根據氣體的熱脹冷縮的性質,發明了空氣溫度計。使用中發現測溫不準,由於當時忙於其他工作,沒能進一步改進,直到晚年才與學生托裏拆利討論改進。托裏拆利在他的指點下,於1643年發明了水銀氣壓計。
1592年伽利略轉到帕多瓦大學任教。帕多瓦屬於威尼斯公國,遠離羅馬,不受教廷直接控製,學術思想比較自由。在此良好氣氛中,他經常參加校內外各種學術文化活動,與具有各種思想觀點的同事論辯。此時他一麵吸取前輩如塔爾塔利亞、貝內代蒂、科門迪諾等人的數學與力學研究成果,一麵經常考察工廠、作坊、礦井和各項軍用民用工程,廣泛結交各行各業的技術員工,幫他們解決技術難題,從中吸取生產技術知識和各種新經驗,並得到啟發。
在此時期,他深入而係統地研究了落體運動、拋射體運動、靜力學、水力學以及一些土木建築和軍事建築等;發現了慣性原理,研製了溫度計和望遠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