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海爾蒙特

出生地:布魯塞爾

生卒年:1580—1644年

曆史評價LiShiPingJia:比利時化學家,生物學家,醫生。他在化學理論和實踐上都有卓越貢獻,從而成為煉金術向近代化學轉變時期的代表人物。他所做的柳樹實驗也是生物研究上劃時代的工作。

海爾蒙特生於布魯塞爾一個貴族家庭,在天主教魯汶大學接受教育,在嚐試了各種自然科學之後,他選擇了醫學,並於1599年拿到博士學位。隨後幾年他在瑞士,意大利,法國和英國遊曆。1605年比利時發生瘟疫,海爾蒙特回到祖國,在安特衛普參與救治。1609年他在維爾烏德舉行盛大婚禮,此後定居於此進行化學研究與行醫。

海爾蒙特正是這個統治階層的世家繼承人。從小就集許多關注、期待於一身,結果這孩子的表現真令人失望:他拒絕一切別人為他安排好的東西,像個天生的縱火狂似的,從小到處燒東西,不僅燒掉教科書,連父親給他的圖書館也給燒掉。他痛恨書、痛恨課本,認為那不過是把人比來比去的東西。

但是家境太富有了,書燒了有人再為他買來,圖書館燒了,有人再為他建起來。也許太早享受到特權的孩子,最容易對特權帶來的一切享受感到虛空。海爾蒙特在年輕時就寫道:“每個人都認為到學校受教育是一條理所當然的路,但是受教育後所要追求的東西,我不用念書就已經有了。我不知道我到底要什麼,我不知道讀書的意義在哪裏?沒有人知道我心中長期的不安與痛苦。如果我不知道念書的真正意義,我相信我所花的時間與努力終將付諸東流,轉眼成空。”

他拒絕念書,家人強迫他念,甚至安排他進入當時的教育重鎮羅凡,接受一堆名師多方教導。他到19歲時,已經念過多所學校,可惜從來沒有畢業過;人家在背後笑他:“海爾蒙特家的牆壁很大,卻掛不上一張畢業證書。”其他什麼書卷獎、優等生獎更沒份,他是獎狀的絕緣體。

1599年海爾蒙特在外閑逛,偶然看到一本課外書,是金碧士所著的《效法基督》,這本書改變了海爾蒙特的一生。

金碧士是位德國修士,屬於“弟兄們來過平凡生活”修會。他用淺顯的文字,使信仰能為一般人所明白。他直指一個人思想與生活失去重心是因為失去以耶穌基督為中心;當一個人願意謙卑下來,信靠耶穌,聖靈會住在他的心中,使人認識耶穌是救主。他在《效法基督》中寫道:

相關鏈接

暗夜英雄

海爾蒙特的研究沒有帶給他任何掌聲,隻有排山倒海而來的反對。當時的醫學界還沒有進步到足以接受他的看法,以化學來解釋生物生理反應,被斥為無稽之談。政治界也反對他:一個前途似錦的貴族青年,躲在貧民區內研究如何抽胃酸,太離譜了。所有貴族都聯合起來斥責他,給他壓力,要他回到布魯塞爾。

在這一片反對聲中有一個讚成他的,就是蘭絲特,她是當時比利時最有權勢的公爵家的女兒。

蘭絲特慧眼識英雄,後來到貧民區嫁給海爾蒙特。海爾蒙特寫道:“我一生都要感謝上帝,因為他賜給我一位高貴的女孩為妻子。”

這對夫婦經常在黑夜,騎馬把自家的錢袋送給窮人。他們為善不欲人知,隻在放錢袋的地方畫上一個十字架,等人家出來時,他們早就已經上馬遠揚。

“最高深和最有益的學問,就是對自己具有正確的認識和評價。”

這句話吸引了海爾蒙特——原來解決問題的關鍵不在自己的掙紮,而在求主赦免他的罪。

以後的十二年,海爾蒙特的心就安靜下來了,他博覽群籍,一心補回青少年時期的荒廢,漸漸發現適合自己的讀書方式,是在沒有時間壓力的情況下,慢慢仔細地看書。

他閱讀古希臘希波克拉底的醫學文集,而慢慢地轉向醫學。1609年,他在31歲時終於拿到第一張畢業證書,具備醫師資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