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躲避官兵(1 / 2)

王構升死後,當地的暫代理縣令本想去派人捉拿田雙經,可俱他武力,隻得上報朝廷,說賊人厲害。朝遷便派文佑佐前來捉拿田雙經。文佑佐一到,這代理縣令本想和文佑佐人一起前來捉拿田雙經,到時也好能討向林江麵前討個好臉。可文佑佐不吃那套,一口拒絕了他的要求。這縣令就派人暗地裏跟蹤。沒想到文佑佐賊沒抓,倒和亂臣賊子做起兄弟,還看到華山派大小姐梅月榮與他們一起,代理縣官得此大情報哪會放過,馬上上報給了朝廷,拍拍向林江馬屁,何林江聞之大怒。馬上下發通輯令,並派五虎將之一的王善朝前來捉拿這兩人。雖有華山梅月榮,可這向林江也不傻,華山在江湖的勢力極大,並且還是華山派大小姐,所以這事就隻派人支會了梅堯子一聲,並沒有提到台麵上來。

向林江又派來了王朝善來捉拿田雙經他們,就有了前麵所發生的事。

田雙經為了救梅月榮,王英妍被一群不知名的蒙麵人帶走。田雙經急忙追去,那一群人早已不知去向,急得田雙經如熱鍋上的螞蟻一般焦灼不安。他不知該如何去尋找,思緒如一團亂麻一般,理不清任何的線索。

狂天的怒吼讓他早已失去了理智,他胡亂的喊著,他要尋找到王英妍,那個屬於自己的妻子,那個救命恩人王世易在臨終前托付給自己好生照料的女人,可是此刻,爺爺才沒有走幾天,他就把王英妍弄丟了,不知去向。一股股怒氣從他的體內升騰起來,流遍他的全身,最後彙集於他的雙手。他的左手在不停的顫抖,左手上的那個王指印就像要掙脫他的皮肉一樣,完全失去他大腦的控製,身體中的一股股熱流在此時交彙。眼睛裏眼珠幾乎要衝破眼窩的束縛。迸發出閃電般強烈的的恨光,他的麵目無比猙獰。

田雙經轉過身來,對著追隨他而來的那一群朝廷官兵,把他所有的怨氣都發在了他們身上,一陣旋風隨著田雙經浮沉的心緒而飄動,屋梁上的茅草因重量不夠早已被卷得七零八落,就像田雙經此刻的心情,不知何處落腳。士兵們身上的盔甲也不停的晃動,發出叮叮當當的聲響,他們感覺到了一股強烈的殺氣正撲麵而來。在這股風中士兵們不由得嘴唇直哆嗦,兩腿發顫,拿刀的手也不聽使喚。田雙經如白龍出水一般,從這些士兵的身邊經過,殺人於無形,這些士兵還沒有反就過來是怎麼回事就已經應聲倒地,成為刀下之鬼。

文佑佐與王善朝相鬥,處於非常被動的局麵。雖處於下風,還是能勉強抵擋著對方的進攻。刀扇相擊,閃躲之間都迅捷異常,文佑佐大刀闊斧,王善朝小扇針風,一聲聲一發發,各使絕招。

王善朝本來看在文佑佐以前與自己同為朝廷命官的份上,也沒有痛下殺手,隻是與其周旋,好讓他回心轉意。可是就在他猶疑之間,田雙經已經將他的手下一個個殺倒於地。王善朝不得不使出絕招,不管怎麼,完成自己的使命是最重要的,隻有殺死了文佑佐這個絆腳石,才能捉拿或者殺掉眼前這個年輕人。

王善朝不由得痛下殺手。一個圓扇浮心,手中的扇子以頭為支撐點,高速旋轉。由於頭的轉動靠氣流支撐,使扇子沿邊的氣流不斷的像扇頭運送,中間形成一個渦流。氣流對衝無比強大,不管是什麼隻要是一進入這個扇子沿邊,便會卷入其中,被大骨上的鋒刀利刃絞得粉碎。

突然的這一招讓文佑佐避之不及,他迅速將手中的大刀橫擋於麵部之前,而整個人早已被扇子所產生的巨大渦流漂浮而起,馬上就要被送入這絞肉機的口中。

殺紅眼的田雙經眼看文佑佐就要被王善朝的圓扇浮心殺死,他隨即拿過士兵手中的刀,運內力於刀尖,柄為軸,動作與王善朝的扇子無異,直奔王善朝手腕而來,王善朝見勢不妙,立即拿出手中的暗器齒輪飛星阻擊空中飛旋的刀。就在刀劍快要觸碰到的瞬間,那把刀卻是九十度轉彎向著扇麵擊去。

對於吃過見的過的王善朝來說還從來沒有遇到此變故,不由得吃了一驚。就在電光火石之間,刀扇早已絞在一起,隻看到火星飛濺而出,哐當一聲,刀子折成無數片斷。由於王善朝的分心與扇子被刀碰擊,扇子所產生的旋流之力也較之前大減。

喘過氣來的文佑佐一刀劈扇而下。眼疾手快的王善朝接住扇頭,折回扇麵,兩側大骨留在外麵,小骨凸伸,芯梢平鋪,層疊中一塊與一塊粘合緊湊,扇子變換成一把寶劍,隨即接著文佑佐劈下的大刀,兩器相碰,誰也沒有輕鬆誰。不過拿在手上的刀劍相碰,比的就是內力,就在兩人刀劍相持沒一會兒,文佑佐便感體力不支,本來自己的大刀砍下,還能占著那麼一點位置便宜,可是僵持不久文佑佐的大刀不是向下壓,而是慢慢的向上麵提了。

一旁看出門路的田雙經,提起一把被他手刃官兵的刀,飛躍而來。為了盡快的解決戰鬥,王善朝加大內力,一個回旋轉身到文佑佐身後,一腳將文佑佐踹翻在地。迅速迎著田雙經而來,兩相對擂,刀劍乒乓之聲不絕於耳,兩股血腥絞合在一起,你出劍來我來擋,你擋這招我換那招。打抖約莫十餘回合,田雙經的刀還是沒能比過王朝善的劍。哐啷一聲,刀斷兩截。失去武器的田雙經沒有絲毫的進攻之力,隻能躲閃於王善朝的刀劍之下,分毫之間便會失去性命。擺脫掉官兵糾纏的梅月榮見此,馬上發出華山派的獨門暗器鬆針銀飛,這針細似絲,發出來之後沒半點聲響,要不是高手便很難察覺出來。這一下來得突然來得猛,飛來的針如飛雨絲一般多而密,而且都是向著王善朝的要害部位射來,顧東難以照西,防左難以擋右,眼看就要射中王善朝,他一個靈機一散,與針速同樣後退數仗,針落人安。閃光道人果真是名不虛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