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產黨員、原太原工學院副教授欒茀同誌為發展我國科學和教育事業嘔心瀝血、奮鬥終生的感人事跡,在全國人民,特別是廣大科學技術工作者中引起了強烈的反響。欒茀同誌的一生是熱愛祖國、追求革命、完全徹底為人民服務的一生,是一個科學技術工作者在黨的哺育下由愛國主義者成長為共產主義戰士的一生。欒茀同誌是我們時代革命知識分子的光輝典型,他走過的道路是千千萬萬革命知識分子的共同道路。欒茀同誌的形象正在成為激勵廣大科學技術工作者煥發精神、奮勇前進的榜樣。
欒茀同誌出生在舊社會。他懷著熱愛祖國的赤子之心,衝破種種阻力,毅然由台灣回歸大陸,投奔革命。在黨的關懷教育下,在鮮明的新舊對比中,他認清了隻有社會主義能夠救中國,隻有共產黨的領導能夠振興中華民族。從此,他毫無保留地把個人的命運同革命的命運緊密聯係在一起,把熱愛祖國和人民的熾熱感情同熱愛黨和社會主義的思想溶合在一起,三十年如一日,永不停歇地追求進步,獻身革命。無論順境逆境,他都忠心耿耿、鐵骨錚錚,永遠保持著一顆火熱的追求革命理想的赤誠之心。即使在受盡屈辱、備嚐艱辛的十年動亂的歲月中,他也從未動搖過對黨的信念,沒有失去對共產主義理想的信心。相反,正是在巨大的磨難和考驗中,他表現了一個共產黨員無私無畏、忍辱負重、永遠忠於黨和人民的崇高精神。
欒茀同誌革命事跡的可貴之處,在於他把革命理想同實幹精神完美地結合在一起。他把愛國之心,化作效國之力,頑強勤奮工作,刻苦鑽研科學技術。事無巨細,都一絲不苟,精益求精。他像春蠶吐絲一樣,把自己的全部知識,滿腔心血,一點一滴地貢獻給了人民。直到生命垂危的最後時刻,他還在為科教事業操心。真正做到了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他不是用空話和歎息,而是用科學態度和實幹、苦幹的行為,來表明對祖國的忠誠。他的工作崗位平凡無奇,他卻滴水穿石,做出了不朽的業績。他沒有留下什麼豪言壯語,卻留下了一步步堅定前進的腳印。他不愧是我們時代最需要的平凡而偉大的社會主義實幹家。
欒茀同誌由一個普通的科學技術工作者成長為無產階級先進戰士的事跡;再一次證明了我們黨的光榮、正確和偉大,證明了共產主義思想的無比威力。正是我們黨,哺育了欒茀和千千萬萬個欒茀式的革命知識分子,即使在林彪、四人幫逞凶肆虐、殘酷迫害知識分子的年代,也沒有能夠割斷黨和知識分子的血肉聯係。黨永遠激勵著革命知識分子前進。從欒茀同誌身上也可以看到,我國廣大科學技術工作者是熱愛黨、熱愛社會主義的,他們不愧是工人階級的知識分子。
現在,我們的祖國已經渡過了動亂和危機的年代。在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正確路線的指引下,我們迎來了陽光明媚、充滿希望的又一個春天。振興中華的宏偉征程已經開始。在這樣的曆史轉折關頭,我們需要建設人才,需要科學技術知識分子,需要千千萬萬個欒茀式的社會主義實幹家。我們號召全國廣大科學技術工作者努力向欒茀同誌學習,大家都來做熱愛祖國、建設祖國的實幹家、不為名,不圖利,一心為革命,一心為四化,任勞任怨,奮發工作,努力精通科技業務,承擔起振興中華的重任,把我們祖國建設成為繁榮昌盛的社會主義強國,使我們民族自豪地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