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年代精神文明的楷模
黨的十二大發出了開創社會主義建設新局麵的偉大號召,明確提出實現四個現代化的關鍵是科學技術現代化,對科學技術隊伍寄予很大期望。麵對黨交給的光榮任務,我們科技工作者應該以怎樣的姿態出現呢?羅健夫同誌給我們樹立了光輝的榜樣。可以說。他是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中國知識分子的代表,是八十年代精神文明的楷模
羅健夫同誌不平凡的一生,證明我們黨關於知識分子的評價是完全正確的。羅健夫同誌是我國一大批科技工作者為四化建設盡責盡職的代表。事實雄辯地說明,科學技術是生產力,知識分子是工人階級的一部分。
我也是建國以來黨培養起來的中年知識分子,和羅健夫同誌比起來,我為黨做的事情太少了。今後,我一定要努力向羅健夫同誌學習,以他那種“完全”、“徹底”的精神相砥礪,在開創社會主義建設新局麵的事業中,做出更大的貢獻。可以告慰羅健夫同誌:在“兩個文明”建設的新長征中,你光榮地倒下了,我們——千百萬的當代人,將接過你手中鮮紅的火炬,沿著你光輝的足跡,繼續為你未競的事業——偉大的共產主義努力奮鬥!
中共中央候補委員
天津無線電聯合公司總工程師
李慧芬
中年知識分子的光輝典範
讀了長篇通訊《羅健夫》,我心潮起伏。羅健夫同誌的業績,為我們這一代人樹立了光輝典範。
我和羅健夫同誌都是黨一手培養起來的中年知識分子。他做出的事情我為什麼做不到?想來想去,是個信仰的堅定性問題。羅健夫是真正的共產主義信仰者。因此,無論陋境逆境,無論大事小事,他都表和現自如,顯示出真正共產黨人的高風亮節。
蘇聯偉大文學家高爾基說過:一個人追求的目標越高,他的才能就發展得越快,對社會就越有益。羅健夫正是這樣,他完全擺脫了一己私利的束縛,隻有樂觀地拚搏,坦蕩地生活,而沒有沮喪、妒忌、傲慢與狂熱。
生命有涯誌無限,信仰珍貴我頭輕。羅健夫同誌出現在我們同代人中,同一塊祖國航天事業的沃土上,他的事跡將激勵我們前進。
航天工業部二院工程師 王鳴斯
科技工作者的榜樣
羅健夫同誌有明確的人生目標,執著地追求共產主義理想。正是在這種堅定的信念指導下,他在科學上才能有忘我的獻身精神和高尚的科研道德。國家沒有圖形發生器,他以堅忍不拔的毅力進行研製,研製出來了,他又永不滿足,改了還要改,好了還要好。為了事業的需要,他多次變動工作,專業不對口,毫無怨言,仍舊拚命鑽研,忘我工作,和大家團結協作,不論分內分外,隻要需要他都樂於去做。可是我們有些同誌,計較名利,搞技術封鎖,缺乏應有的科研道德。我們應該很好地向羅健夫同誌學習,像他那樣做到又紅又專,這是社會主義科技工作者應有的素質。
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 沈天慧
驪山微電子公司副總工程師、研究員
他告訴了我為什麼入黨
我是一個青年工人,正在申請入黨,但目的不純。我看到周圍有些水平比我低的同誌提幹升級,便認為他們主要是因為人了黨。一想到這些,我心裏便躍躍欲試。說穿了,要求入黨的目的就是想改變自己的地位。這種念頭和羅健夫的思想比起來太渺小了。羅健夫同誌的光輝實踐使我真正懂得了入黨的目的。
何秉東
我懂得了人生的價值
羅健夫同誌的模範事跡使我真正地領悟了人生的價值和生活的真諦,也了解了做一名合格共產黨員的標準。
我是一名剛滿二十歲的煤礦工人,對自己幹煤礦工作沒有正確的態度,總認為“煤黑子”低人一等。看了羅健夫同誌的模範事跡,我真正懂得了人活著必須為共產主義事業奮鬥的道理。我要象羅健夫同誌那樣:為共廣主義事業奮鬥終生,把自己的一切包括生命獻給黨!
史 明
共產主義一定能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