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旭初同誌早年奔赴延安參加革命,在抗日戰爭、解放戰爭和抗美援朝中浴血奮戰,新中國成立後轉入高校工作。鄧旭初同誌追求真理,經曆充滿傳奇。經多年努力,《敢為天下先——鄧旭初傳》即將付梓,為我們回眸曆史、總結中國高校改革開放的曆史經驗和存史谘政提供了許多寶貴的第一手資料,也為我們開展革命傳統教育,讓更多的青年學生了解中國現代史提供了一份生動、形象的教材,所以我很樂意為本書作序。
鄧旭初同誌的傳記以他個人的經曆,反映出一段漫長曲折的曆史。鄧旭初同誌生活在中國現代曆史的社會變革轉折時期,這一時期,是中國共產黨由弱到強,領導中國人民贏得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勝利,從新民主主義革命走向建設社會主義的時期;是從計劃經濟轉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時期;是改革開放、民族振興、大力開創國家現代化的時期。鄧旭初同誌的傳記生動地展現了這一時期中國共產黨領導全黨和全國人民抬起頭、站起來,走向中華民族偉大複興而做出的艱辛努力和偉大成就,具有很強的曆史意義和現實意義。
鄧旭初同誌的傳記同時展現了一個知識青年在時代與曆史的大潮中,走向光明、走向真理,並充分體現了人生價值的道路。渴求建功立業、實現人生價值,也是當代青年最關注的問題。鄧旭初同誌那一代人年輕的時候,在黨的領導下,為挽救民族危亡、推翻國民黨反動統治、建立和建設新中國而奮鬥,承擔起了一種偉大的曆史責任。當代青年,在黨的領導下,為全麵建設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複興而奮鬥,也是一種偉大的曆史責任。任何曆史和時代都會給予每一位當代青年以人生選擇和考驗,關鍵是我們如何去麵對選擇和接受挑戰。鄧旭初同誌的經曆對我們的啟示是:隻有把個人的抱負與祖國的命運結合起來,把個人的成長與民族的振興結合起來,把個人的追求與人民群眾的創造性曆史活動結合起來,才能誌存高遠,胸懷寬廣,在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廣闊舞台上,充分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展現自己的人生價值,努力創造無愧於時代和人民的業績。
鄧旭初同誌的傳記中有相當的篇幅記載下了他從1954年調入上海交大後所經曆的重大事件和感受,尤其是在他擔任上海交大黨委書記的十年中,團結帶領黨委一班人,抓住機遇,銳意改革,促進發展,為上海交大重鑄輝煌所作的大量奠基性工作。傳記不僅記錄了改革過程中中央和地方各級領導同誌對上海交大的關心和支持,而且翔實地記載了改革的艱難和發展的軌跡。以史為鑒,它將對上海交大的改革發展提供參照和啟迪。改革開放20年是上海交大百餘年曆史上發展最快的時期。回顧改革之初的艱辛、曲折和不斷取得的巨大發展,將更加堅定我們高舉鄧小平理論偉大旗幟,全麵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開拓創新,把上海交大建設成為世界一流大學的決心和信心。
此外,這本傳記文風質樸,敘議結合,可讀性強,希望它能成為高校師生和廣大青年朋友們的良師益友。
上海交通大學黨委書記王宗光
2003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