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是史玉柱?他是做什麼的?

提起史玉柱或許有人還很陌生,但是要說到“今年過節不收禮,收禮隻收腦白金”這句廣告語,估計是地球人都知道了。製造這個連續5年被評為“十差廣告”的人物,就是我們要談的主人公一一史玉柱。

在中國改革開放的發展過程中,史玉柱無疑是這個浪潮中最具傳奇色彩的人物。他以4000元借債起家,短短5年位居福布斯“大陸富豪排行榜”第8位,轉瞬間,上億財富付之東流,淪落為負債2.5億元的“中國首窮”。沉寂了兩年後,卷土重來,還清巨債,又一次身價幾億,勝過當年的鼎盛時期。他做過IT,做過保健品,也投入過房地產,涉及過投資銀行,現在又在玩他自己的《征途》遊戲。在一串錯綜複雜而又布局縝密的公司鏈條背後,始終閃動著史玉柱的身影。但他的名片上卻隻有一個頭銜一一巨人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

民間有句俗語:“男怕選錯行,女怕嫁錯郎”,這話雖然沒有什麼嚴密的科學依據,但是也能揭示出幾分真理。對一個人事業的肯定,關鍵看他所從事的事業給社會、他人、家庭、自己帶來什麼樣的影響。一個人可能一輩子都沒成功過一次,而有的人一輩子不隻成功過一次。一輩子不成功的不是他的能力不行,而是他沒有找到正確的方向。

有人問史玉柱具體是做什麼的,這還真是個不好回答的問題,因為他涉及的行業很多,但是從他放棄“前途無量”的統計局的職務後,第一個涉足的行業,毫無疑問是IT業。

史玉柱,1962年出生,安徽懷遠人。1984年本科畢業於浙江大學數學係,1989年1月研究生畢業於深圳大學軟件科學管理係,隨即下海創業。1989年,推出桌麵中文電腦軟件M—6401,4個月後營業收入即超過100萬元。隨後推出M—6402漢卡。1991年,巨人公司成立。推出M—6403,實現利潤3500萬元。38層的巨人大廈設計方案出台,後因頭腦發熱一改再改,從38層躥至70層,號稱當時中國第一高樓,所需資金超過10億元。而史玉柱沒有向銀行貸一分錢,基本上以集資和賣樓花的方式籌款,集資超過1億元。

1993年,巨人推出M—6405、中文筆記本電腦、中文手寫電腦等多種產品,其中僅中文手寫電腦和軟件的當年銷售額即達到3.6億元。巨人成為位居四通之後的中國第二大民營高科技企業。史玉柱成為珠海第二批重獎的知識分子。

1994年初,巨人大廈動土,計劃3年完工。史玉柱當選“中國十大改革風雲人物”。1995年,巨人推出12種保健品,投放廣告1個億。史玉柱被《福布斯》列為大陸富豪第8位。

1996年巨人大廈資金告急,史玉柱決定將保健品方麵的全部資金調往巨人大廈,保健品業務因資金“抽血”過量,再加上管理不善,迅速盛極而衰。巨人集團危機四伏。

1997年初巨人大廈未按期完工,國內購樓花者天天上門要求退款。媒體也“地毯式”的報道巨人財務危機。不久,隻建至地麵3層的巨人大廈停工。巨人集團名存實亡,但一直未宣布破產。

2000年,史玉柱“從人間蒸發”兩年後,東山再起,做“腦白金”業務。他一再表示:“老百姓的錢,我一定要還。”2001年1月,上海健特生物科技公司策劃總監史玉柱通過珠海士安公司收購巨人大廈樓花還債。同時,新巨人在上海注冊成立。

史玉柱已經變成了無法再扼製的巨大財富的象征。史玉柱的野心當然不限於“腦白金”與“黃金搭檔”,陳天橋代理《傳奇》暴富後,他就敏銳地意識到,這可是一個比保健品圈還要廣闊的財富場。

2006年3月,“巨人投資”斥資2億美元開發的網遊《征途》進入運營,並宣布將永久免費運營。行內人士評價史玉柱的這一行為是“新一場賭局”。

2007年,巨人網絡於11月1日正式掛牌交易,並成為中國首家登陸紐交所的IT公司。

對於“如何評價自己在保健品和網遊成功的不同之處”,史玉柱這樣回答:“這兩個成功的不同之處在於,一個是在門外麵成功的,一個是在屋子裏麵成功的,保健品是在門外成功的,巨人網絡是在自己家裏麵、屋裏麵成功的。”

經過大起大落,史玉柱已經不是當年那個大膽冒進的青年了。他給自己確定了3條投資原則:不熟悉行業不投,資金不充足不投,人才不夠不投。

“我覺得失敗了之後可能有兩種人,一種人是精神上被打擊得太狠了,一蹶不振;另外一個是失敗了,但是精神還在,頑強的精神還在。隻要精神還在,完全可以再爬起來。我一直有一個概念,失敗是成功之母,成功是失敗之父。”在2007年征途上市當晚,史玉柱這樣總結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