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心說”據說是古希臘的阿裏斯塔克斯提出的,然後在其死後將近兩千年才被布魯諾和哥白尼從新提出,然後開普勒、伽利略論證。這五個人中最慘的就是布魯諾了,被教廷判處火刑活活燒死。
在現在看來,“日心說”是不爭的事實,宗教信仰什麼的也改變不了地球圍著太陽轉。
但在蠻荒年代,教廷的刑罰就會讓很多人閉嘴,敢說的也被處決。
社會是不斷前進的,當前進的腳步突然遭遇危機時,當這個危機你沒能力化解的時候,隻能等死,或者直接死。
時間推進到二十一世紀,這時的科學家已經研究出太陽正處在盛年期,也就是說它處於人類的青年時期。
科學家們推算出,大概在五十億年後,太陽將會變成紅巨星,那時的地球用通俗的話來說,將會被太陽烤幹。
五十億年看似很遙遠,但是科學家們已經開始思考人類的未來,遷移或者說人口大遷移,但遷移總要有目的地吧,月球肯定不行,同在太陽係,火星也不行,太陽係中的行星隻能作為中轉站。
如果太陽現在就變成紅巨星,那地球的人類無疑都要變成灰塵,就像佛經裏麵說的塵歸塵,土歸土。
好在宇宙沒有放棄人類,或者說人類自己沒有放棄自己,宇宙飛船,雖然隻能坐兩三個人,但人類畢竟走出了地球,開始向外太空進發。
向外太空探索的路對一個人來說,時間看似無比漫長,但對於整個人類來說,隻是地球公轉的一瞬間。
二十三世紀,地球的一場大危機打破了科學家安定研究外太空的狀態,人類麵臨著前所未有的危機,地球遭遇了冰川期。當寒流從南北兩極對流的時候,碰到的人立即被凍結,寒流從寒帶吹向溫帶,從溫帶吹向亞熱帶,最終在亞熱帶的邊緣停止了腳步,而地球能供人類生存的地方隻有這沒被凍結的地方,人口也從一百億在不到一天的時間內降到了十億,而這個數字還是在人們經曆了生死時速考驗下才保留下來的。
十億,看上去是個很大的數字,但是對於二十三世紀的人來說,這是顯示人類渺小的一個數字。
唯一給留下來的人一線希望的是,我們還有太陽,雖然往日的亞熱帶和熱帶居民對太陽很不感冒,但現在能看到太陽,至少心中還有一片希望。
這次冰川期就是太陽黑子偃旗息鼓而發生的,三億年一次的輪回讓這個時代的人趕上了。
第五紀冰川期給了人類太大的傷害,同時也讓人類看到了在大自然麵前,人類是多麼的無力。
努力發展科技,這是合眾聯合國提出的戰略方針。是的,合眾聯合國,地球的最後十億人組成的國家。有且隻有一個。
這個國家最受歡迎的職業無疑是科學家。
在科學家帶領人們利用太陽能融化冰川的情況下,地球再次煥發出生機。
在近一個世紀的時間裏,一座又一座城市從冰川中露出身影,而很多的災前資料被送到了科學家的手裏,站在前人思想高度上的研究也在一直進行著。
二十四世紀,地球人口突破二十億,科技的發展也在飛速的進步,到二十四世紀中葉的時候,科學家造出了可以運送百人進入外太空的宇宙戰艦,速度百公裏每秒,這個速度到達火星隻用二十天不到,同時戰艦上還有針對星際碎片的防護,還有應對小型隕石的武器係統。
因為科學的進步,相對穩定的環境,人類的繁衍再次顯示出其強大的生存能力。二十五世紀中葉,地球的人口數量達到了三十億,對於人類來說,這是個了不起的成就。
而地球的冰川融化進度也推進到了南北回歸線,這對於人類來說更是一個了不起的成就,這不僅意味著人類的活動範圍擴大,同時也意味著人類可以有更多的種養殖麵積。
自古以來都是民以食為本,多出的土地正好可以用來給新增人口分配。
時間不知不覺來到了二六二三年,這一年,地球已經移民十五億人,地球居民還有二十億左右,六七十年的時間,科技在以指數級增長。
就在三月份,合眾聯合國宇宙開拓公司送出了新研製的開拓者1000型新式宇宙戰艦,戰艦上搭乘了將近兩萬人的科研團隊,他們的領頭人是三位科學家:萊利、吉姆、普布魯夫。
他們的目的地是宇宙開拓公司殖民的六個星球之外更遠的一個星球,銀耀星,宇宙開拓公司之前經過那裏的探測器探測到那裏有可疑信號,懷疑那裏有外星人居住,這兩萬人的科研團隊領取到的不僅是考察任務,同時也有探險的職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