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蒙派宗師(1)(1 / 3)

1.品牌的創立

好的東西才能吸引人的眼球,但是什麼是好的東西,人們怎麼知道手裏拿的產品是好是壞?中國有句古話:酒香不怕巷子深。好酒是有香味的,人們聞著酒的香氣就能找到賣酒的地方,所以它不怕沒有人不來光顧。那麼蒙牛的“香氣”又是什麼呢?怎麼才能讓“香氣”散發出去呢?這裏就涉及到一個品牌創立的問題。

什麼是品牌?品牌是任何名稱、符號、標誌或設計,隻要它具有意義,給人以聯想,我們就可以籠統地說這就是品牌。如何創造、提升和維護品牌,曆來是營銷人所麵臨的最根本的任務,也是他們麵對的最大挑戰。企業一旦擁有好的品牌,就具有了競爭優勢。不要小瞧這種競爭優勢,它可是企業的生存法寶、防身利器。

有人估計,美國在線公司的賬麵資產隻占其全部資產的3%,其餘97%都是品牌這個無形資產。可口可樂的品牌價值高達700億美元,已故的可口可樂公司前CEO郭思達曾說:“本公司所有的廠房和設備都可以在一夜之間化為灰燼,但是公司的價值幾乎毫發無損;公司的價值實際上存在於我們的品牌特許專營合同和公司的集體知識中。”

翻看世界各地知名企業的宣傳手冊,我們不難發現,它們都把品牌資產看得比固定資產和人才還要值錢。強生公司的一本手冊上就赫然寫著這樣的句子:“本公司的名稱和商標絕對是我們最有價值的資產。”企業要想持續實現平均水平以上的利潤,就必須打造強勢品牌。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判斷事物的標準。能讓消費者用著放心、使著舒心的產品那就是好的產品、成功的產品。這種產品從生產到銷售再到消費者的反饋,每一個環節都能體現一個企業的信譽度。產品不是一次性出售後就結束了整個過程,還應該包括後期的反饋意見,再生產能力。怎樣讓消費者認識到自己的產品質量好、信譽高,並且成為這種商品的忠實使用者。這不僅僅是蒙牛的目的,也是所有企業共同追尋的目標。

要想讓人們成為產品的忠實擁護者,首先要讓消費者知道存在這樣一種產品。蒙牛的創業者最先想到的就是這個問題。它要讓所有的人都知道蒙牛是什麼,要做什麼。

蒙牛的創業者們眼前要想的是如何為自己的公司起一個有特色的名字。公司的名稱算是一種無形資產,一個有特色的名稱讓人更容易記住自己。於是,經過一番,奇思妙想後,終於從上百個名字裏挑出了“蒙牛”這個名字。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在8年後,幾乎所有的中國消費者,都知道在內蒙古大草原上有一個生產牛奶的公司一“蒙牛”,以至於後來上海的消費者把所有來自內蒙古的牛奶都叫做“蒙奶”。當時中央政法委書記羅幹視察蒙牛時說,“蒙牛”這個名字好,有產業特色。

蒙牛確立了自己的公司名稱,接下來就是為公司的發展方向定位。在這方麵,蒙牛的創立者牛根生向世人展示了他的高瞻遠矚:他要製造數一數二的“蒙牛”,而不是默默無聞的“蒙牛”。

要想打造一個龐大的“蒙牛航母”,品牌定位則是基礎。

品牌定位是任何一個企業品牌創建計劃的基礎。無論是用什麼方式創建品牌,一個企業必須有深入、全麵、結構清晰的品牌定位。

而一旦確立了清晰、有效的品牌定位,必須是讓企業上下對這個品牌定位都有恰當的理解和認可,必須使其與企業的發展理念及企業文化和價值觀聯係起來。這樣的品牌定位才能創建好的品牌,才能使企業長足發展。

牛根生把蒙牛的品牌定位為:綠色、健康、和諧。

為了宣傳蒙牛的品牌定位目標。蒙牛從建立之初,就加大宣傳力度。公司剛剛注冊之時總共資金才1000多萬元,如果是一般人建廠的話,這些錢的大部分都會去買場地,或者是買機器,或者添置建廠所需要的各種硬件設施。而蒙牛在牛根生的領導下卻是“一反常態”,他們沒有去買設備,也沒有去買廠房,而是直接拿出300多萬元用於廣告宣傳。300多萬元的廣告費,在呼和浩特市這個不太大的城市裏,它所製造出來的效果,足以造成遮天蔽日的廣告效應。幾乎在一夜之間,許多人都知道了“蒙牛”。

蒙牛製造的聲勢算是卓有成效。但是隻有呼和浩特的人知道蒙牛,整個內蒙古並不知道,整個中國並不知道,要想達到讓全內蒙、全中國、甚至是全世界都知道蒙牛,還需要更大的投入。

接下來,牛根生依據自己的品牌定位,聯手央視,成為央視廣告招標段的標王。利用央視在全國的影響,順利地把蒙牛帶到千家萬戶。聲勢浩大的廣告宣傳中當然缺少不了蒙牛品牌的介紹。一種全新型的蒙牛品牌定位體製開始了。“蒙牛”這一品牌也逐漸深入人心,被老百姓熟悉。

蒙牛依托廣闊的蒙古草原,利用這裏充足的奶源,引進先進的技術設備,努力實現著自己的綠色品牌承諾。

蒙牛在中國第一個建起全球樣板工廠,在全國率先推廣20個大型示範牧場,在天然牛奶中又去掉5%的水分,直至現在又開發出中國本土第一個“補鈣又留鈣”的OMP牛奶一“特侖蘇”。蒙牛產品始終沿著“綠色”這一主旋律進行著發明創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