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藝術院會員橋本明治說:我是鄉下人,吃飯特別快,去鬆下幸之助先生家的茶席前,內人為此嚴厲地警告我。開始時,鬆下幸之助先生突然說:“橋本先生,我吃飯是非常快的。”這句話,把一切拘謹都掃光了。我在他家簽名簿上簽名時,他爽朗地說:“喔,您連這種字也寫得很愉快嘛。”富有哲理味的談吐,令我難忘。我為他畫肖像時,他認為不宜交談,於是,兩人就在長久的靜默中,順利完成。他實在是位細心、嚴謹,又充滿愛心的人;而他另一種魅力,就是即使泛泛閑聊,也會被他的哲理味吸引。
日本鐵路公司董事長佐伯勇說:鬆下幸之助先生的事業特色,是準確地洞察需要趨勢,親自找出發展的竅門,不斷創新。他是一個自由自在的人,能用率直、沒有偏見的心去觀察傾聽而累積出雄厚的悟性,才能做出該舍則舍、應進則進的正確判斷。對事業,對人生,都是如此。雖然年事已高,但他“不是曬幹的鯽魚,而是活的鯽魚。”即使是鯽魚,一旦曬幹,也失去生活的新鮮美味。要有生命力,才能一天比一天進步。鬆下幸之助先生是一位“永不知足”的人。
參議院議員中村銳一說:鬆下幸之助先生會被實業界稱為“神”,大概是因為他以實益性去說服人。大阪人不喜歡管恩斯如何、加爾布雷斯如何;他隻是以電腦般的察覺力,用平實易懂的話來談:“要怎樣賺錢呢?”等等。同樣是刻苦成功的人,鬆下幸之助先生絲毫沒有自誇的高論,而且他那種人格自然流露無比的說服力,是無法模仿的。或許是關西腔的柔和、率直,會使人產生“對這人可以放心了吧”的想法。這無比的說服力,或許就是基於他“讓我們站在同一邊,肩並肩(不是麵對麵)地談吧”這種根本哲學。
主教大學教授野田一夫認為:鬆下幸之助先生是個人情家,又是個合理主義者。我曾問過幾位鬆下員工被降級的感覺,竟然都一致回答:“這是我自己的錯誤。也幸虧鬆下幸之助先生給我重新再起的機會。”這不單可看出他的處罰能令員工心服口服,他不埋怨、不推卸責任、懂得感恩的精神,也感染了員工。有人說:“鬆下幸之助先生最偉大的,就是不露偉大的神氣。”我也有同感。但我覺得事實上,鬆下幸之助先生根本沒有意識到自己是偉大的,所以,言行舉止才會那麼得體自然,甚至可形容為“純真”。
鬆下幸之助是最成功的實業家
鬆下幸之助出身微賤,白手起家,憑著自己的不懈努力創建了龐大的商業帝國。鬆下電器是當今世界三大電器企業之一,在日本電器行業一直排列第一,而鬆下幸之助本人則在日本富豪榜中雄踞首位。
在日本,情況與鬆下幸之助相仿的,大概隻有摩托車之父本田宗一郎。伊藤忠商社、三菱集團、三井集團、住友商社、豐田汽車等巨型集團的資產額雖在鬆下電器之上,但它們是經曆數代人積累的結果。
鬆下幸之助是CI與PI的先驅
日本著名經濟評論家池田政次郎說:“現在,無論是誰一提到鬆下幸之助,一定會在他的名字之前冠以一個頭銜,那就是‘經營之神’。
這個頭銜到底是誰提出來的?從什麼時候開始普及的?
沒有定論。可以說是自然產生的,日本的社會大眾很自然的,就給鬆下幸之助冠以了這樣的頭銜。”
關於鬆下幸之助的經營策略及思想,還有兩點需要補充就是:CI與PI。
CI(corporate identity)指的是企業形象創意塑造。通過更換公司名稱、更新企業商標、更改廣告模式等係列活動,將企業重塑成迎合時代的嶄新形象。從而提高企業知名度,擴大產品需求,吸引更優秀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