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曾國藩後人的四門功課(2)(1 / 2)

進入民國,聶家移居上海,在聶緝椝去世後的30多年裏,曾紀芬都是聶家的掌門人。跟父親一樣,她十分關注對子女的教育。聶緝椝、曾紀芬夫婦共有八個兒子,四個女兒。即使子女長大成人,她仍然隨時耳提麵命,毫不疏忽。“外婆一直教導兒女,要不求小就而求大成,當從大處著想,不可嬌愛過甚。”在她的教導下,幾個兒子都各有一番作為:其中有上海總商會會長、恒豐紗廠和大中華紗廠總經理聶雲台;中國銀行協理、中孚銀行天津分行經理聶其煒;恒豐紗廠總經理、實業家聶潞生;清末民初湖南武軍司令官聶其賢;實業家聶其煐、聶其焌……女兒們一個個也都嫁入清末民初風雲一時的豪門:有嫁給慈禧太後軍機大臣瞿鴻禨(jī)的兒子的,有嫁給吳佩孚的秘書張其煌的……

台大外文係教授張心漪是曾紀芬的外孫女,台灣前“財政部部長”費驊的夫人。她在回憶錄中寫道:“外婆從不穿戴華服,房裏也沒有任何擺設。一張腰子形的書桌,上麵放著《聖經》、眼鏡、鎮紙、筆硯。有一個貝殼碟子,裏麵放幾朵茉莉花,一張藤椅,上麵放個花布靠墊。她每日就在這裏讀經看報,練習書法……衣服也永遠是藍襖黑裙,緞帽緞鞋,飾物則有一根翡翠扁簪,一顆帽花,一副珠環,一隻手表。幾乎從無變化。”

周麒說,外婆晚年把曾國藩修身養性的思想發揮得淋漓盡致。“外婆起居定時,飲食以素食為主,飯後走1000步,睡前用溫水洗腳,不大喜大悲。她到最後仍神智清晰,耳聰目明。外婆堅持每年必恭書曾外祖父的《忮求詩》數遍,從一筆一畫中,仔細體味曾外祖父的德行恩澤。”曾紀芬的書法得父親真傳,頗見功底,當年北京、上海一帶不少名門望族家中,都掛有她的墨寶。她的書法筆正謹嚴,從中能看出老人仁厚的內心。

外孫女的反叛和繼承

周麒拿出一張曾紀芬和子女們的合影,照片中的男士都是一襲長衫,女的一律緊身小襖,圍繞在曾紀芬左右。但其中卻有一個小姐例外,她一身花衣花裙,燙著頭發,一臉俏皮的表情。周麒笑道:“這就是我的母親聶其璧,外婆最小的一個女兒。她絕對是個反傳統的現代派。”

“母親從小在教會學習長大,接受西方教育,她喜歡看戲、看電影、會朋友,有很多社交活動,誰也攔不住。大門緊閉也不要緊,要麼爬窗子,要麼上牆頭……她從小獨往獨來,膽大包天,萬事都自有主意。”中學畢業後,聶其璧出落得亭亭玉立,特殊的家庭背景和一口流利的英語,使她結交了很多的外國朋友。她喜歡出入社交場所,哪裏熱鬧就往哪裏去。曾紀芬對這個小丫頭十分“頭疼”,特地關照用人:“要看緊她,莫讓她出大門!”

1923年,聶其璧出嫁了,新郎是從美國康奈爾大學留學歸來的周仁。“父親是書香世家,他的姐姐是蔡元培先生的夫人。父親後來開玩笑說,他是被母親騙了婚。說來也巧,平日花枝招展的母親,去相親的那天,穿得異常樸素,給父親留下了很好的印象。”周仁早年與胡適、竺可楨等著名學者同批留學美國,回國後,擔任過上海交大教務長、“中央研究院”院士兼工程研究所所長等職,是我國著名的冶金專家和陶瓷專家。

當年,曾紀芬和宋美齡的母親都是基督教徒,她們常在同一所教堂做禮拜,久而久之成好友,兩家的小姐也開始相互走動。聶其璧結婚時,邀請尚在閨閣的宋美齡小姐作儐相,宋美齡特意穿了身漂亮的衣裙出席婚禮,還和新郎、新娘留了影。四年後,宋美齡與蔣介石結婚,兩家漸漸斷了聯係。

聶其璧是個電影迷,非常崇拜美國好萊塢明星。周麒說:“有一次,卓別林來上海演出,母親竟然湊上去給卓別林點煙,照片還被當時的記者刊登出來,家人哭笑不得。”1939年,聶其璧獨自去國外遊曆,她要親眼看看好萊塢的明星。“那時她已經是兩個孩子的母親了,父親忙得不可開交,她還是很灑脫地走了。”“文革”前,家裏一直保存聶其璧的珍貴照片,“裏麵有母親與《亂世佳人》男主角克拉克·蓋博、《魂斷藍橋》男主角羅伯特·泰勒,還有後來成為美國總統的羅納德·裏根、童星秀蘭·鄧波兒等很多名人的合影,誰也不知道,她是怎麼見到這些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