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心香一瓣(1 / 3)

寬容是金

羅強/文

2004年8月23日,雅典奧運會男子單杠決賽正在激烈進行。28歲的俄羅斯名將涅莫夫第三個出場。他以連續騰空抓杠的高難度動作征服了全場觀眾,但在落地的時候,他出現了一個小小的失誤——向前移動了一步,裁判因此隻給他打了9.725分。

此刻,奧運史上少有的情況出現了:全場觀眾不停地喊著“涅莫夫”、“涅莫夫”,並且全部站了起來,不停地揮舞手臂,用持久而響亮的噓聲,表達自己對裁判的憤怒。比賽被迫中斷,第四個出場的美國選手保羅·哈姆雖已準備就緒,卻隻能尷尬地站在原地。

麵對這樣的情景,已退場的涅莫夫從座位上站起來,向朝他歡呼的觀眾揮手致意,並深深地鞠躬,感謝他們對自己的喜愛和支持。涅莫夫的大度進一步激發了觀眾的不滿,噓聲更響了,一部分觀眾甚至伸出雙拳,拇指朝下,做出不文雅的動作來。

麵對如此巨大的壓力,裁判被迫重新給涅莫夫打了9.762分。可是,這個分數不僅未能平息觀眾的不滿,反而使噓聲再次響成一片。

這時,涅莫夫顯示出了他非凡的人格魅力和寬廣胸襟。他重新回到賽場,舉起右臂向觀眾致意,並深深地鞠了一躬,表示感謝;接著,他伸出右手食指做出噤聲的手勢,然後將雙手下壓,請求和勸慰觀眾保持冷靜,給保羅·哈姆一個安靜的比賽環境。

涅莫夫的寬容,讓中斷了十幾分鍾的比賽得以繼續進行。

在那次比賽中,涅莫夫雖然沒有拿到金牌,但他仍然是觀眾心目中的“冠軍”;他沒有打敗對手,但他以自己的寬容征服了觀眾。

涅莫夫的寬容值得稱道。在生活中,出現摩擦、不快和委屈,是常有的事。我們不能以針尖對麥芒,因為怨恨就像是一隻氣球,越吹越大,最後會膨脹到無法控製的地步。麵對怨恨,我們應該不念舊惡,不計新怨,能寬容時就寬容,得饒人處且饒人。

心約

佚名/文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一個年輕的男子因為要從軍,即將與她的未婚妻分別。離去前,他們每次總會約在某棵大樹下見麵。那男子因為工作關係,每回都遲到,而且每次他遲到後都會靦腆地說:“對不起,讓你久等了。”

而他的未婚妻總是笑著對他說:“還好,我也不是等了很久。”

那男子起初信以為真,後來有一次他準時到,卻故意在一旁等了一個小時才走過去。沒想到,那女孩一樣露出微笑說著同樣的話,那時他才知道,不管他遲到多久,她總是為了不讓他尷尬而體貼地騙他。

後來他被派去從軍,他便與她約好回來時,若找不到對方,就記住到那棵大樹下等。

時光荏苒,20年過去了,那男孩都沒有回來——因為他流落在異國時,不幸被流彈擊中,因昏迷而失去記憶。直到十多年過去了,他才在無意中恢複記憶,無奈他已經在異國娶妻,而他也相信他的未婚妻以為他已死了。

又過了5年,妻子去世,他帶著一顆忐忑的心回到家鄉。想起那段刻骨銘心的舊情,帶著緬懷的情緒,他在下飛機的第一天,就直接乘出租車前往那棵舊時的大樹下。出租車飛馳而至,他在距離原來那棵大樹兩米左右的地方下車了,無奈映入眼簾的卻是繁華喧嚷的商店街。還沒完全走近,他的心就碎了。哪裏來的大樹呢?他唯一的記憶被分割了。

他站在原地發了一陣子呆,正想該走了吧,忽然看到不遠處有個攤販。於是他想,買包煙抽抽也好,他走上前,向那位攤販要一包煙。那蹲在地上的攤販緩緩地抬起頭,兩人目光交會的一刹那,他看清楚眼前這個攤上的老婦正是他昔日的未婚妻,他滿眶的熱淚頓時無法抑製。電光火石間他就理出答案來:她一定是為了怕他回來找不到她,又不知他什麼時候會回來,於是決定在這個地方擺攤等他。

他不知該說些什麼才好。隻好依舊輕輕地對她說了句:“對不起,讓你久等了。”

沒想到她照樣還是給他一個微笑。溫柔地回答:“還好,我也不是等了很久。”

把夢想交給自己

琴琴/文

19世紀初,美國一座偏遠的小鎮裏住著一位遠近聞名的富商,富商有個19歲的兒子叫伯傑。

一天晚餐後,伯傑欣賞著深秋美妙的月色。突然,他看見窗外的街燈下站著一個和他年齡相仿的青年。那青年身著一件破舊的外套,清瘦的身材顯得很羸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