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痛

成人頭痛

最常見的頭痛起源於頭皮和前額的肌肉,大多是精神集中過久、長途駕車或焦慮所致;頭痛的部位多在前額、頭頂或頭後部。這類頭痛在傍晚或精神疲倦時比較嚴重,但持續時間很少超過一小時,也不會引起失眠,並不需要看醫生。有些人比別人更易患頭痛。

然而,有時頭痛也可因頭顱內血液循環有所改變而引起。

即時護理

·在幽暗的房間內休息。

·服食適量止痛藥。

何時去看醫生

在下列情況下,應即診治:

·頭部受傷後,感覺頭痛及瞌睡。

·突如其來的劇烈頭痛。

在下列情況下,應盡快診治:

·有嘔吐或視力障礙等其他症狀。

·頭痛連帶有頸項或背部僵硬。

·如果頭痛在咳嗽、搖頭或低頭時加劇,並持續三天以上。

·如果頭痛無明顯原因而惡化或持續超過三天。

可能成因

常見成因:發熱、偏頭痛、焦慮。

較少見成因:鼻竇炎、高血壓、腦震蕩後症候簇、連續陣發偏頭痛、腦腫瘤、腦膿腫、腦膜炎、腦硬膜下血腫、蜘蛛膜下出血。

麵部疾患

麵部出現的改變常反映身體其他部分有病,即使改變不是由嚴重疾病引起。也可令患者十分苦惱,因此應去看醫生。

即時護理

·處理辦法視疾患的成因而定。

何時去看醫生

在下列情況下,應盡快診治:

·劇痛

·突如其來的疼痛、無力或腫脹。

·麵部腫脹、發紅或感染,並連帶有發熱。

可能成因

·疼痛

常見成因:牙痛、癤(膿腫)、瞼腺炎。

較少見成因:鼻竇炎、三叉神經痛、帶狀皰疹。

·麵部肌肉無力、麻痹、鬆垂

常見成因:麵神經麻痹。

較少見成因:中風、腦病、重症肌無力、肌營養不良。

·麵無表情

常見成因:抑鬱症。

較少見成因:柏金森氏病、黏液水腫。

·腫脹

常見成因:肥胖病、牙齒發炎、癤(膿腫)、瞼腺炎、腮腺炎、過敏症。

較少見成因:鼻竇炎、腺熱、服用皮質類固醇治病。

·腫塊

常見成因:皮脂腺囊腫、癤(膿腫)。

較少見成因:皮膚癌。

·麵色青紫

·潮紅、呈紅色或發炎

常見成因:臉紅、過熱、日炙、發熱、癤(膿腫)、瞼腺炎。

較少見成因:蜂窩組織炎、丹毒、酒渣鼻、猩紅熱、其他皮疹。

·蒼白

常見成因:昏厥、休克、失血、缺鐵性貧血。

較少見成因:惡性貧血(極少見)、慢性疾病。

·麵黃

頜部疾患

若頜部覺得僵硬、疼痛或腫脹,應該及早去看醫生或牙醫,因為這往往是牙齒發病的症狀。

眼部疾患

眼睛如有不適,應當重視並及早診治。眼睛小而構造複雜,是極重要的器官,若有疾患,往往連醫生也難以斷定是否嚴重。

即時護理

·化學品或異物入眼,可引致嚴重損傷,必須立刻以清水衝洗。方法是把患眼睜開或用手指撐開,在水龍頭下或用一碗清水衝洗。

·如果是別的症狀,就應閉目,充分休息。

何時去看醫生

·若眼部受傷,經急救後應即去看醫生。

·如果忽然部分或全部、一眼或雙眼失明,應即去看醫生。

在下列情況下,應盡快診治:

·一眼或雙眼視覺模糊不清。

·眼球劇痛。

·兩眼瞳孔大小不同(有些滴眼劑也會造成這種現象)。

·視物時發現複像。

·眼白離虹膜十分之一時(二點五毫米)以內的部位變紅。

·突然眼痛,或可能有異物或焊接器的火花入眼。

·如眼部不適持續三或五天以上,就應去看醫生。

可能由嚴重眼病引起的症狀

可能成因

·眼睛刺痛不適

常見成因:結膜炎、異物入眼、損傷。

較少見成因:角膜潰瘍、虹膜炎、急性青光眼。

·眼球發紅

常見成因:結膜炎、結膜下出血、異物入眼、損傷。

較少見成因:角膜潰瘍、虹膜炎、急性青光眼。

·眼瞼痙攣、畏光、不能睜眼

常見成因:異物入眼、結膜炎、損傷。

較少見成因:虹膜炎、角膜潰瘍。

·眼部不適持續三或五天以上,或視力失常。

常見成因:屈光異常、飛蚊症、斜視、偏頭痛。

較少見成因:白內障、慢性青光眼、虹膜炎、糖尿病、高血壓。

絕少由嚴重眼病引起的症狀

可能成因

·眼睛多黏性分泌物

結膜炎、瞼炎。

·淚溢

淚管閉鎖、瞼外翻。

·眼瞼腫痛

瞼腺炎、瞼外翻、過敏症。

·眼痛、眼紅或起鱗屑瞼炎

失明

失去視力可能是逐漸形成的,也可能突然發生;可能一目失明或雙目失明;可能部分失明或全盲。失明可能是嚴重疾病所致。

即時護理

·如果突然失去視力,應靜坐椅上,閉上眼睛,等醫生來處理。

何時去看醫生

·盡快。

可能成因

·一目或雙目突然全部或局部失明

常見成因:偏頭痛(十至二十分鍾後即恢複視力)。

較少見成因:眼部血管疾患、視網膜脫離、顳動脈炎、急性青光眼。

·一目或雙目逐漸失明

常見成因:白內障、弱視。

較少見成因:青光眼、虹膜炎、視網膜脫離、眼部血管疾患、糖尿病、視網膜炎。

耳部疾患

耳部疾患包括耳痛、有排出物、皮疹及耳部損傷。

耳痛及流膿

十歲以下的兒童常會耳痛,通常表示中耳發炎。疼痛因膿液壓迫鼓膜而起。膿液穿破鼓膜流出後,疼痛就會消失。

經治療後,兒童患者可迅速痊愈。成人患者雖較少見,但也不容忽視,因會更易引起並發病。

即時護理

·在溫暖的室內休息。

·服食適量止痛藥。

·除非經醫生指示,否則不可給流膿的耳滴藥。

何時去看醫生

·如果患者是嬰兒或幼兒,因為他們不會表達何處疼痛。

·如休息四至八小時後,耳仍痛。

·如發現耳孔有膿液。

·耳朵流膿且疼痛。

·如果在乘飛機、潛水或患呼吸係統感染之後,耳部不適。

可能成因

常見成因:中耳炎、耳咽管阻塞,膿腫,異物入耳、鼻、喉。

較少見成因:慢性中耳炎。

任何年齡的人都有可能一耳或雙耳失聰。聾症有兩類:傳導性聾,患在中耳;神經性聾,患在內耳。

即時護理

·不宜。由嚴重疾病引起的耳聾,大都不會驟然發生。

何時去看醫生

·任何年齡的人,包括嬰兒,懷疑有失聰可能時,應即診治。

·如果有耳鳴。

·如果有膿液排出或耳痛。

·如果兒童在耳部受感染痊愈後,聽覺不靈。

·兒童常會在患上簡單的耳感染後,因慢性分泌性中耳炎而引致失聰。如果醫生要求進一步檢查,謹記帶孩子去複診。

可能成因

常見成因:耳咽管阻塞(如在乘飛機或潛水後)、耳垢栓塞(尤其多見於老年人)、中耳炎。

較少見成因:耳部損傷、鼓膜穿孔、耳骨硬化、先天性聾、老年性耳聾、梅尼埃爾氏病。

口舌病患

疼痛、斑疹和潰瘍,都是口腔與舌頭常見的疾患。

即時護理

·用漱口藥和含服錠劑。

·服食適量止痛藥。

·進流質食物。

何時去看醫生

·如不適影響進食達兩天以上。

·如口腔內有斑疹、出血或潰瘍。

·如舌痛並有潰瘍超過十四天。

·如麵部、頜部、齒齦或口部腫脹起來。

可能成因

·疼痛及潰瘍

常見成因:鵝口瘡、口潰瘍(口瘡)、腮腺炎、牙齒疾患、口炎。

較少見成因:缺鐵性或惡性貧血、舌癌。

·斑疹及潰瘍

常見成因:鵝口瘡、口潰瘍、口炎、麻疹、牙齒疾患。

較少見成因:舌癌、扁平苔癬。

唇部疾患

如嘴唇發紫。

天氣寒冷也可使唇皮裂開,或一再出現單純皰疹。這些毛病雖惱人,但多無大礙,很快就會痊愈。不過如果唇上出現任何潰瘍或腫塊,超過兩星期不愈,就應該去看醫生。

口臭

口臭這種十分普遍、無害卻惱人的毛病,往往是因牙齒和牙齦不衛生所引起的。想完全治好口臭,就要保持牙齒清潔,用過硼酸鹽溶液漱口,聽從牙醫的指導。特別容易發生口臭的人,應避免吃洋蔥、大蒜一類的食物。

牙痛

牙痛的成因常是齲齒、齒齦炎或其他牙病,但也可由鼻竇炎、神經痛等疾病引起。如果牙痛嚴重或持續不止,就應去看牙醫。

鼻部疾患

鼻部常見的疾患包括出血、變形、阻塞及變色。

可能成因

·鼻出血

·鼻變形或腫脹

成因通常是受傷,尤其見於拳擊(鼻骨折);也可能是鼻贅疣(酒渣鼻)。

·長期鼻阻塞

常見成因:感冒、腺樣增殖體肥大(兒童)、過敏性鼻炎。

較少見成因:鼻中隔彎曲、鼻息肉、慢性鼻炎、鼻竇炎。

·藍鼻

·紅鼻

常見成因:經常擤鼻、感冒、癤(膿腫)。

較少見成因:喝酒過多、酒渣鼻。

流鼻涕

雖然無害,但令病人十分煩惱,而且可能很難治愈。

很多種鼻及鼻竇的感染,都會引起這種症狀。

即時護理

·擤鼻子或用解除充血的滴鼻劑。

·開始時會稍有幫助;使用滴鼻劑勿逾十天,否則可能引起黏膜炎。

何時去看醫生

·如鼻阻塞持續兩至四星期。

·如果鼻子的排出物帶血。

可能成因

常見成因:感冒、其他感染。

較少見成因:鼻竇炎、鼻息肉、慢性及過敏性鼻炎。

打噴嚏

這是人體的一種自動反射,作用是把鼻子裏麵的異物或刺激性物質噴出來。

喉痛

喉痛是十分常見的症狀,因此診斷的時候,須要連帶考慮其他症狀。

即時護理

·休息。

·含喉糖或服適量止痛藥。

何時去看醫生

喉痛可能不需要看醫生,但如患者年幼或年老,或醫生曾表示他可能有危險。則應診治。

可能成因

常見成因:感冒、咽炎、扁桃體炎、流行性感冒及其他類似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