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問題向來是困擾人類最大的問題之一。一位德國哲學家說過:“在一切幸福中,人的健康勝過其他任何幸福。可以說,一個健康的乞丐比疾病纏身的富豪幸福得多。”的確,任何一個人都不想得病,然而不幸的是,疾病卻常常困擾人們,沒有聽說過有誰是從來不生病的。不過,生病也並非不可避免,現代醫學告訴我們,隻要采取科學的方法,就有可能讓疾病遠離我們,讓我們擁有一個健康的體魄。

那麼究竟什麼樣的身體才算是健康的呢?對此,世界衛生組織(WHO)在1946年做出了這樣的解釋:“不是單純地指身體無病或不衰弱,而是不可分割地把肉體的、精神的和社會的各方麵都包含在內。亦即是一個完整的狀態。”後來,為了進一步完善健康的概念,世界衛生組織又指出:“健康應是在精神上、身體上以及社會上保持健全的狀態。”

“健康”說起來並不複雜,其實就是保持健全的狀態,然而要想擁有這種“健全的狀態”卻並非易事,必須懂得養生之道,在生活中時時刻刻保持警惕。我國醫學名著《黃帝內經》早在2000多年以前就已經指出:“餘聞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歲,而動作不衰;今時之人,年半百而動作皆衰者,時世異耶?人將失之耶?”意思是,上古時代的聖賢人由於自始至終學習和運用養生之道,年紀到了100多歲,形體、動作也不顯得衰老;而現在的一些人因不注意養生,往往不到50歲,形體就衰老了。

伴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以及外部環境的日益惡化,人們的健康狀況麵臨著越來越嚴峻的考驗。據世界衛生組織最新一項調查表明:全球有48億人處於亞健康狀態,占世界總人口的75%。要知道,健康就是生命的保障,沒有了健康再多錢、再大的權力也不會讓你感到幸福。那麼,怎樣才能得到健康呢?很多人為此陷入了迷惘。

針對這種情況,我們編寫了這本《健康生活一本通》,從避開有害物、食療食補、生活習慣、鍛煉身體、健康情報、小病防治、大病保養、心理健康等多個角度、多個層麵進行了研究,希望本書能為讀者朋友們帶來一份健康,為家人帶來一份安心。

編者

2008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