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皮膚結構和功能概述(1 / 2)

(第一節)皮膚結構

一、表皮

皮膚最外麵的一層組織,其厚度因身體部位而不同,表皮在掌蹠處最厚,在眼瞼最薄。它擔負著細胞自我更新的重要功能,也就是細胞的新陳代謝。表皮從外向內,依次可以分作4層。

二、角質層

位於表皮的最外部,由扁平的角質細胞組成,如魚鱗片相互重疊在一起,具有防止水分散失的功能。

三、顆粒層

由3~5層扁平細胞組成,細胞內充滿粗大、不規則的透明角質顆粒,具有折射光線的作用,能阻擋陽光中的紫外線,異常時會呈厚繭狀。

四、有棘層

表皮層中最厚的一層,由8~12層多角形細胞所構成,細胞之間有淋巴液流通,可供給表皮營養。

五、基底層

位於表皮的最深處,與真皮緊密銜接,連接的截麵呈波浪起伏狀。基底細胞為稱方形或者低柱形,具有細胞分裂能力。除了基底細胞之外,基底層還存在著黑色素細胞。大約每10個基底細胞中就約有一個黑色素細胞,呈樹枝狀突起。黑色素細胞形成黑色素後,通過樹枝狀突起將黑色素顆粒輸送到基底細胞或者毛發。

六、真皮

位於表皮的下麵,是一層致密和具有彈性的組織。它可以為表皮和皮膚附屬器官提供養分,對外界機械衝擊有緩衝作用。真皮主要由蛋白纖維結締組織組成,包括膠原蛋白和彈性纖維,使皮膚有一定的抗拉性,顯得柔韌和富有彈性。真皮內還包括皮脂腺、毛囊組織、神經以及供應表皮層養分的毛細血管。

七、皮脂腺

皮脂腺開口於毛囊中,主要分泌油性物質,即皮脂。在部分的皮脂腺分布在頭、麵、胸骨附近和肩胛間的皮膚。它的活動隨著年齡而異,在青春期最為旺盛。

八、汗腺

汗腺分大汗腺和小汗腺。大汗腺主要分布於身體多毛部分,腺體多在皮下脂肪中,分泌的物質為黏稠狀乳濁液,含蛋白質、脂質、碳水化合物及鹽類,經細菌分解後生成揮發性的低級脂肪酸與其他有臭味的物質,從而產生體味;小汗腺分布於全身,直接開口在皮膚表麵,腳底、手掌、額和腋是小汗腺最密集的部位,分泌的汗水以水為主,沒有異味,起到調節體溫的作用。

九、毛囊組織

包括毛發、毛孔和毛囊。毛發由一種角蛋白的蛋白質組成,是皮膚的附屬物,它在管狀的毛囊內發育。毛發遍及身體的絕大部分,起保護身體皮膚的作用;毛孔是皮膚表麵的開口,與皮脂腺和毛囊相連,是毛發生長及油脂輸送的管道,毛孔的大小與相連的皮脂腺大小成正比;毛囊是毛孔的內部組織,由圍繞毛根的表皮細胞組成。

十、皮下組織

是自真皮下部延續下來的一層組織,由疏鬆的結締組織及脂肪小葉構成,厚薄因個人營養及身體部位不同而異。它對外力等刺激具有軟墊作用,而且皮下脂肪是很好的熱絕緣體。

(第二節)皮膚的功能

一、皮膚的功能綜述

皮膚是人體器官之一,覆蓋於身體表麵,起保護作用免受外界物理的、化學的、生物的損害,並參與人體的代謝過程。成人皮膚麵積約為1.5~2.0平方米,厚度可因年齡、性別、部位而不同,除皮下組織外約為0.5~4毫米。皮膚由表皮、真皮和皮下組織構成,含有血管、淋巴管、神經,以及附屬器(汗腺、皮脂腺、毛發、指甲、趾甲等)。皮膚在人體的表麵,直接接觸外界,它能夠承受外界的刺激而保護人體或接受刺激使身體機能順應用圖變化並可防止體液的丟失,維護恒定的體溫。皮膚對維持生命具有非常重大的作用,如果大麵積皮膚受損,將會危及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