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國傳統醫學對食物的“色”與食養、食補、食療的關係早有詳盡的論述,認為食物與藥物一樣除了具有溫熱寒涼“四氣”和酸苦甘辛鹹“五味”外,還有青赤黃白黑五色。食物的五色又各有主味,相對應於人體的五髒,即青色入肝、赤色入心、黃色入脾、白色入肺、黑色入腎。為此,食物養生保健必須辨色入髒,才能更有針對性地發揮功效。

現代研究表明,食物的不同顏色正是不同化學物質的標記物。植物色素主要分為兩類,一是類胡蘿卜素,一是花青素,它們對健康的作用各不相同。

人們不僅能夠從食物上看到這些色素,也應該了解不同顏色的食物所含特殊的營養成分及其對健康的獨特作用。鮭魚之所以呈現鮭魚肉色,就是因為它們賴以生存的海藻中含有類胡蘿卜素。植物色素的另一個重要的功能就是保護植物免受有害太陽光的照射。

在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今天,人們不再滿足於溫飽,而是更加關注科學飲食和合理營養。對食物顏色的選擇也不僅僅是百姓關心的事情,更是許多科學家孜孜不倦地探索的課題。本書主要從食物顏色與健康的角度,綜合古今中外的研究成果,對我們身邊紅、紫、黃、綠、白、黑、藍、橙8種顏色60種常見食物進行了較為全麵的分析和評價,細說這些食物的顏色的健康密碼,以及如何食用這些食物才最有益於健康,使您在大飽口福的同時,也能從食物中得到均衡的營養,從而進一步提高生活質量,以利於健康長壽。

不同顏色的食物含有不同的營養成分,選擇食物時應根據家庭成員的具體情況,各色食物搭配食用,並不斷變換花樣。這樣,不僅使您和家人得到視覺美的享受,而且還能營養均衡,健康快樂。

祝願各位讀者在品嚐五顏六色的食物的同時,也能享受到健康的人生,開心每一天。

編者

2009年1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