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沌中,眾神群居,不知何年何月,始出一領悟法則大圓滿境界之神,掌控了時間空間,可開天辟地,可鬥轉星移。其年,開辟天界,稱天曆元年,史稱第一天尊。
時光流逝,歲月荏苒,各地陸續現領悟法則大圓滿之神,魔有魔尊,佛有佛尊,紛紛開辟自己的界麵,其間雖有爭鬥,但均在自己的宇宙界麵中,不曾對外界造成影響。
天曆3156年,有幾尊者穿越宇宙牆,通過真空地帶,發現了一個普一行成的宇宙,中心處有靈力漩渦,似乎有新界自然形成,其間靈力遠超各大尊者自建的界麵。
為爭搶新界,各尊者在真空地帶相約鬥法,爭奪新界,期間死傷天神、上神無數,天神傷逝、上神隕落,各界元氣大傷。各尊者最終止戈罷戰,將受傷弟子門人兩三數封印於靈氣漩渦中心處,約定此地由弟子門人自行發展,各界不可再插手此地。
修真各界均由各位尊者開辟,五行平衡,修者才能吸收靈力,進行修煉。因此界自然形成,五行並不平衡,且火靈力超出其他四種靈力多以。如有天尊鎮界,才可使五行平衡,遂第一天尊用一法身鑄一法鏡,名鎮界鏡,封大部分火靈力於地心。
也許因爭鬥造成了宇宙裂縫,也許是天然形成新界的有不可控之勢,此一界麵竟越來越大,擠占無數真空地帶,靈力漩渦處形成的新星球靈氣逐漸稀薄。天地玄黃,宇宙洪荒,留下的門人弟子複原醒來之後,因此界靈力已不適合修煉,相繼紛紛離開。
感念界麵形成不易,走前留下了生命源火,讓其自然發展,後又返回教授修煉法門。初始,各界出於好奇,常有神者往來,有天賦之人也會被接到其他界麵各自教導。後此界靈力日漸稀薄,天賦之人已不可見,環境亦逐漸惡劣,此地似成一遺棄之地,各界再少關注。
此界修真文明漸漸沒落,第一天尊欲取回鎮界鏡中法身,緣鎮界鏡本就是用於鎮壓地心火靈力,輕易不可取,此界又是以火靈力為主,靈力強橫,取之火靈力會猛烈衝擊星球表麵,因此天尊決定取鏡之時用水靈力鎮壓。各尊者憐憫門下後人,派門下弟子守護有緣之人,留下生命種子。
其後此界被洪水覆蓋,生靈幾乎滅絕,而鎮界鏡亦裂紋叢生,幾欲毀壞,緣鎮界鏡競已於此界命脈相連,此界毀,鏡亦毀;此鏡毀,此界亦毀。鎮界鏡裂紋亦體現於此界,大陸板塊分裂,最深處形成了現在的馬裏亞納海溝。天尊無奈隻能將鎮界鏡留於此界,此界名為“地球”。
時光飛逝,滄海桑田,災變之後人類繁衍生息,欣欣向榮,走向了另外一種文明。而鎮界鏡在漫長的歲月中也產生了靈智,名其卿卿,因與此界命脈相連,心痛則地動,覆滅則界滅,天界派了兩名仙女保護鎮界鏡,免她真身受傷。
若有仙緣,平地升仙!在名山之巔,偶有白霧彌漫,迷霧之中,有緣之人可見白玉台階直通天際,此乃修真各界接引之梯。走過九千九百九十九階台階之後,踏過仙門,但見群山環繞,崇山峻嶺之間有仙霧渺渺。
沿著羊腸小路拾階而上,綠草茵茵,星星點點的野花點綴其中,引蝶兒飛舞。遠處山巔有瀑布飛流而下,右邊另有一參天大樹,直達天際,周邊群樹環繞,陽光透過樹葉間隙灑落在地,樹影斑駁,如夢似幻,深吸一口氣,空氣似乎也是清冽甘甜的,如此的沁人心脾。
穿過仙霧,小路盡頭,山巔之上,有一平台,平台上有一古殿,上書鎮界府。
殿內青石鋪地,正中央是一古鏡,鏡麵破損嚴重,裂紋遍布。角落處有一石桌,石凳若幹,凳上兩名豆蔻少女,一著青衣,一著白衣,麵上似有焦急之色,望向殿內東側房間,屋內朦朧白光透出,觸之冰寒。
“尊上今日能出關否?”青衣少女言道。
白衣少女道:“不知,但據我觀察鎮界鏡已恢複青銅古色,鏡麵也不再透出紅光,尊上近日應可出關”“虛極,你去衝泡一杯靈茶,若尊上出關,當可享用”。
“好的”青衣少女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