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誰把孩子推向了網絡世界(1)(1 / 2)

“爸爸媽媽,請救救我吧!這絕望也許你們沒有經曆過,但我希望得到你們的安慰和理解。我的絕望讓我痛苦,我快被嚇哭了。”

和很多家長一樣,斌斌的父母特別怕孩子染上網癮,可是偏偏事與願違,最近,斌斌沉迷於網絡,不能自拔。

斌斌十五歲,現在是初中三年級的學生,他曾經品學兼優,並且獨立生活的能力很強。上小學時,斌斌就讀於他所在的城市最好的學校,那個學校離家很遠,而他卻能每天早上自己起床,吃完早飯,轉兩次公交車,按時到學校上課。班主任對他的評價是,斌斌很聰明,話不多,可是內心世界很豐富,尤其作文寫得特別好。初中的班主任老師對他也是這樣的評價,老師們都很喜歡他。

斌斌的父親是大學老師,母親是中學老師,他們在斌斌身上寄予了很高的期望。可現在,孩子成了網絡遊戲的犧牲品,每天沉迷網絡中不去上學,父母的焦急程度可想而知。

為了把孩子從網絡遊戲中拉回來,父母想了很多辦法。

給他講道理。最初的時候他低頭不語,後來簡直就不聽,父母剛開口要說話,他就徑直走進自己房間,摔上門,連飯也不出來吃。

父母隔著房門勸說,他要麼不出聲,要麼在裏麵歇斯底裏地大發脾氣。

有時父親實在忍不住了,狠狠地罵他,他就在房間裏摔東西,還大叫:“滾啊!給我滾開!”

有一次父母還找來了斌斌的好朋友勸說,他避而不見。

父母擔心斌斌網癮越來越深,偶爾就製造假“停電”。每當這個時候,他就會從屋裏走出來,喃喃自語道:“怎麼又停電了,怎麼那麼倒黴……”

斌斌輟學已經兩個月了,父母和老師能想到的辦法都不見效,他們最後找到了我。

尋找沉迷網絡的原因

聽完家長的一翻陳述,我問了幾個問題。

我:“他原來一直都沒有網癮,是他自己做到的,還是在你們的嚴格控製下做到的?”

家長:“我們沒有嚴格控製他,他很自覺。”

我:“他那麼長時間都沒有被網絡吸引進去,為什麼現在被吸進去了?是網絡的吸引力突然增大了嗎?”

家長:“……好像不是……”

我:“那麼我看,他不像是個玩物喪誌的孩子,倒像是喪誌玩物。”

我當老師和青少年心理谘詢師二十多年,接觸過的孩子數不勝數,從沒見過哪一個孩子是主動尋求墮落的。孩子們的內心都有上進的願望,但如果上進的道路受阻,他們自己不能解決,又不能得到及時的支持和幫助,就有可能走上歧途。

我:“那麼,是什麼東西把他推到網絡世界裏去的呢?”

家長:……

我建議他們說:“你們先去學校調查一下,看看最近孩子在學校裏發生了什麼事。下次請把他的作文本帶過來。”

家長走訪了斌斌的同學,了解到以下情況:

斌斌喜歡班上一個女同學,那女同學卻不願與他搭話,倒與一個成績較差的男同學非常要好。

有一天,那個差生向斌斌挑釁,說他永遠不配和那女生做朋友。斌斌忍無可忍,一拳打在男同學的臉上。事後,斌斌當著全班同學第一次被老師批評,並且向差生認錯。

這之後,斌斌連續兩次考試成績大幅下降,也成了老師辦公室挨批的“常客”。

那個差生在班上很有人緣,這些事發生後,斌斌漸漸地被孤立了。

顯然,孩子在學校受到了挫折。

再次來到谘詢室時,家長帶來了斌斌的兩本作文。我認真地看了斌斌的作文。

家長說:“知道了學校裏發生的事,我才知道我自己有多失職,我也認識到自己對孩子的方法的確錯了,但就是不明白為什麼他受到挫折就躲進網絡?別人家的小孩也有受挫折的時候呀,人家怎麼沒有這樣呢?這孩子真是太氣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