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憐天下父母心”。許多父母為了孩子的健康快樂成長,無私地愛著孩子,竭盡所能為孩子提供優越的生活環境,滿足孩子的物質需求,甚至甘願做孩子的“仆人”。父母就是這樣為孩子默默奉獻著,勤勤懇懇,毫無怨言,隻盼著孩子終有一天能夠長大成人,能夠有出息。

然而,對孩子隻有疼愛是不夠的,還需要對孩子進行管教。如果父母隻是對孩子疼愛,為孩子“當牛做馬”,這份疼愛就會轉變成對孩子的溺愛,導致孩子變得軟弱、孤僻,過度依賴他人、缺乏獨立性等,這對於孩子的未來顯然是非常不利的。所謂“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即為此理,眼下一時的溺愛不會對孩子有什麼好處,父母要為孩子做長遠打算,要對孩子今後的人生負責。而對孩子嚴加管教就是為了以後的他(她)能夠在社會上走得更穩、更好。

法國啟蒙思想家盧梭曾說過這樣一句話:“如果你想讓孩子變成不幸的人,那麼就對他百依百順吧。”相信沒有哪些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變得不幸,但現實生活中卻總有一些父母隻看眼前而不考慮長遠,這種目光短淺的愛最終可能會害了孩子。所以,父母們必須明白,在疼愛孩子的同時必須對孩子進行合理的管教,要明白,給孩子自由不等同於放任自流。

通常而言,對孩子進行管教應該遵循這樣的原則:合理的要求答應,不合理的要求拒絕;該做的事情允許,不該做的事情杜絕。同時,要讓孩子知道父母是嚴肅的,而且父母提出的要求是將伴隨懲罰或獎賞的。如此一來,孩子就不會朝著目中無人、無法無天的方向發展。

總而言之,父母們若能將對孩子的疼愛和管教有機地結合在一起,一定能夠使孩子健康快樂地成長!為了幫助廣大的父母們係統地、有針對性地對孩子進行疼愛與管教,本書從“疼愛”與“管教”兩個方麵分別闡述了當下家庭教育所麵臨的普遍問題,並且給出了一些切實可行的建議和方法。相信本書會給所有被孩子的問題所困擾的父母以最有效的指導。

李建芳

2012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