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序(1 / 2)

色寶寶與色老師

我之所以為本書寫序,有三個原因:第一、作者夢延和我的師徒淵源;第二、這本書確實幫到了我本人,打開了我的視野;第三、本書中談到了性格色彩在親子中的運用,而性格色彩是我畢生精力投注所在。

夢延最開始隻是跟我學演講和培訓,後來迷上了性格色彩。通常情況,多數美女勤奮的比例並不高,因為先天資源的優良,沒必要太過努力,而恰恰她的玩命鑽研,在兩年不到的時間,已經成為獨當一麵的專業性格色彩導師。

作為讀者,夢延與我的師徒淵源你可忽略不計,我談的後麵兩點,對為人父母的你,也許有用。

夢延是親子專家,在國外浸淫過多年的親子教育。一切關於孩子的瑣碎的問題,在她的字典裏都有明晰的解答。在本書中,她的一個重要觀點,就是全家人的教育觀念要一致,不一致,勢必出現重大問題。

我閨女Amanda,是個性格非常堅持倔強的丫頭,對於自己想要的東西很堅持。兩歲那年,要給她斷奶,每晚丫頭都會哭鬧,她可以在40分鍾的時間裏重複“我要喝奶”這句話700多遍,直到最後咬著空奶瓶哭暈過去。我陪在身邊時間少,看到她哭鬧心疼,於是就說服家裏人隨了孩子的心願。當時哭鬧的問題是解決了,但隨後第二次斷奶時,哭鬧的時間更長,孩子更受罪。事後反思,我發現孩子教育中,一些原則性的問題要堅持,特別是全家人的教育觀念要一致。後來在她要玩IPAD這件事情上,我開始動腦筋。在她第一次要玩IPAD的時候,就告訴她,每次隻能玩30分鍾,我在IPAD上設置了鬧鍾,鬧鍾一響必須關掉,剛開始丫頭也會哭鬧發脾氣,但當發現家裏要求都一致,這個規矩也就自然建立好了。

在本書中,夢延結合自己多年的幼教經驗,分享了大量純幹貨。隨手翻開,就是一係列實用技巧,沒有套話和空話,隻有問題和解決問題。從喂飯、睡覺、愛哭、熊孩子,到兄弟姊妹的相處……也許未必包羅萬象,但成為一本解決親子教育中常見疑難雜症的集合書是綽綽有餘,針對每個問題,都有實實在在的幾招,可供因孩子而憂心忡忡和煩惱不已的父母立刻上手。

比如這兩段:

紅色性格寶寶特別喜歡關注和認可,但同時家長要注意表揚的方式方法,不要隻是概括地表揚“你真棒”、“你真厲害”。這種沒有營養的表揚會讓此類性格的寶寶迷失方向,形成以後過於自我為中心的性格特點和自負的行為表現。因此在入托入園過程中,表揚具化可以體現為“哇,你今早這麼勇敢,自己走進教室都沒哭,你真棒!”;“老師誇獎你,說你今天幫助新朋友拿玩具,真好!”

……

由於藍色性格寶寶的情緒表達多半都是比較內斂的,有的時候為了哄寶寶,家長會答應孩子第一時間來接。但請注意,如果你說你是第一個,那麼藍色性格的孩子就會深深地印在腦子裏麵。和紅色性格寶寶的不同的是,情緒來的也快去的也快,而藍色性格寶寶如果你一旦沒有履行承諾,寶寶會沉默寡言,悶悶不樂,讓家裏人摸不著頭腦,百思不得其解,所以家長一定要信守承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