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孩子身邊的有心人

2010年之前,作為一名主要以寫報紙副刊稿為主的業餘文學寫作者,我有幸接觸並掌握了“城市筆記”這個被大家稱作“邊緣文學”的文體,創作和發表了大量短小精悍、幽默詼諧、寓意深刻的筆記故事。這些筆記故事均擷取於日常生活,散發著濃厚的生活氣息,鐫刻著珍貴的歲月印痕,時過多年,故事所描述的情形仍曆曆在目,鮮活如初,讀來暢快淋漓,回味悠長。

我十多年來斷斷續續創作和發表的大量筆記故事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寫小女圓圓的,從她上幼兒園一直寫到小學臨近畢業,從未間斷過,累計起來已有三百餘篇,本書選取的是其中的一部分,另有一部分已結集成《別說你懂孩子的成長——一位父親的教子筆記》一書於2012年1月由朝華出版社出版,還有少部分有待日後整理。本書在故事選取過程中,對部分情節做了酌情刪改,並加了育兒感悟。

早在女兒很小時,我就曾試著問她:“爸爸把你的故事寫成文章發在報紙上了,你不會怪我吧?”我清楚地記得當時女兒還有些不情願,仰著稚氣的小臉,噘著小嘴對我說:“寫我好,還是寫我壞?哼,要是寫我壞,我跟你沒完!”隨著女兒慢慢長大,她對我寫的小故事越來越有興趣,經常津津有味地翻閱我專為她寫的故事集子,捧著我新出的教子書不願釋手。我知道,她能從故事中看到她童年的影子,領悟到很多成長的道理,也能感受到爸爸的拳拳之愛和良苦用心。相信這份成長的快樂和父愛真情如同陳釀美酒,將愈久彌香。

一位網友看了我的教子筆記,說我是“生活的有心人”,我覺得她說得比較中肯和到位,雖然我稱不上好作家,但至少算得上是一名合格的父親。我始終認為:也許我們的孩子天生並不特別聰慧,也並不十分優秀,但我們可以賦予她一顆執著上進的心,經過我們的精心培養和她自己不懈的努力,相信她一定會變得越來越聰明,越來越優秀。我並不奢望將來能把孩子培養成功名顯赫的人物,我隻想和她攜手默默地一起進步,一起成長。“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成功無法複製,但可以用不同的方式來表達,隻要我們盡了心,付出了努力,即使寶劍和梅花並沒有期望的那樣鋒利和清香,也無須怨悔。

我在以前的個人主頁中曾寫過這樣一句話:我常想,女兒幾乎是我生命的全部,正是天真可愛的女兒,給了我很多創作的靈感,也給了我無盡的歡樂和牽掛;我不知道女兒長大了會怎樣看待這些小短文,也許她能從這些小短文中找到她童年的影子,給她人生平添幾分亮麗的色彩吧!通過十幾年如一日地記敘發生在女兒身上的幽默趣事,我真切體驗到了陪女兒一起成長的苦樂酸甜和那份為人父母的厚重責任,也從中領悟到了很多教子之道,把這份感受和心得與大家一同分享,相信大家也一定能有所收獲。

需要說明的是,爸爸、媽媽在教育孩子時扮演的角色同等重要,難分伯仲,父教與母教剛柔相濟、相輔相成,無論是父愛還是母愛的缺失,都會對孩子的成長產生消極影響。雖然本書主要以“爸爸”的視角來寫,“媽媽”這個角色相對弱了些,但這並不意味著媽媽對孩子的教育不重要或可以忽略。實際上,我的很多育兒心得正是在圓圓媽的提醒下得出的,她在教育孩子方麵付出的心血一點也不少,也可以這樣說,圓圓成長的每一步都離不開她的精心培養。因此,本書側重於通過故事來引發、闡明教子之道,不論您是爸爸,還是媽媽,或許都能從中找到相似的“影子”,都能感同身受,有所領悟。

本書采用故事加感悟的寫作手法,不同於當今市麵上眾多家教類書的特點是:所述故事均來自現實生活,既幽默風趣,又耐人尋味;所有感悟均源自筆者切身感受,內容新穎,不落俗套,並不拘泥於傳統觀點,有不少獨到的、新穎的思考和見解;故事是孩子成長的真實記錄,感想則是父親教子心得逐步豐富和升華的印跡,讓人讀來親切自然,既有較強的啟發教育意義,又有較好的實踐操作性。本書適宜的讀者群較為廣泛,可作為孩子課外拓展、修養讀物,可作為家長教子、心理輔導用書,也可供教師教學時參考。

本書出版過程中,得到了中國經濟出版社編輯牛慧珍老師的大力支持,她為本書出版傾注了大量心血,在此謹向她表示衷心的感謝!

邱德軍

2013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