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範聽了長歎道:“這如何是好?”
弘正接口道:“大哥,這有何俱。當日!蒙古兵圍我十月之久。”
弘範道:“此一時,彼一時,如今我軍糧草無備,光靠城中百姓,將士們能撐多久。隻有盡快突圍,早與我大軍回合才對。”
弘正道:“這談何容易,我們前麵又是十幾萬遼軍盤營,後靠九路險,要想突圍,難比登天。”
南青聽了,卻靈機一動道:“我軍為何非要與大軍會合,何不模仿曹公,以兵貴神速,千裏襲人之策,穿過黃沙灘,直插遼軍心髒。”
弘範聽了連連搖頭道:“不行!不行!萬萬不行!這等於將將士們推上絕路。”
南青道:“大哥、你忘了,從這裏穿過,可直下山東,到那裏直接去找文天叔。”
弘正聽了大喜道:“對呀!我怎麼沒想到呢?”
蔣義郎起身道:“萬萬使不得,軍隊遠投黃沙灘,稍有差遲,我軍就勢窮力盡。加上黃沙灘二百裏無水,千裏黃沙,天氣且燥且凍。當年曹公百萬之眾都身陷俱之,我軍豈然鋪前人之後塵,自入其中,身陷險境。”
弘正開口道:“蔣中將,這倒不必擔心,沙漠之地,人持其邊遠無設備,加上曹公一路留下的痕跡,我軍可以取而代之。當年曹公欲與袁紹大軍決戰,後遇枚九軍數萬精騎所阻。才身負進退兩難之境。如今,我軍進兵,乃避鋒投道。雖有險地,卻無勁敵,可化險為夷,此乃上策。”
弘範聽了點頭道:“嗯!此法可以一試。”
蔣義郎尋思道:“好吧!但一定要等到無計之時,方可行事。”
弘範接口道:“這個必然,如果陸元帥能如期而返,我軍也不必這麼勞師動眾,適得其反。”
眾將聽了連連點頭,相視無話,且不多提。
時至日久!大軍久無救營之意,陸元帥回京也像石沉大海,渺無音訊。加上遼軍重圍,如果再持僵下去,先鋒將士定會軍心散漫,從此失去鬥誌。
眾將都著急了,省的節外生枝。弘範等人布下空城計,投城而走,以及全城的百姓,無一納下,直望黃沙灘前進。
——但見!遠處黃沙漠漠,狂風嘶吼,道路崎嶇,且天寒地凍。
將士們一鼓作氣,驅車打馬,攜老帶幼,消失在不見深遠的黃沙灘上。
再說遼國大將桓忠亢幾日在汾州城下,觀察宋軍的動靜。忽一日,見城上無一士卒守城,隻有戰旗迎風飄揚。眾遼軍鬥眼相觀,就見不知其故。突然!發現城頭上有許多飛鳥。
桓忠亢才恍然大悟,於是下令進城。眾將驚呼,桓忠亢道:“兵家有雲,鳥聚群淩空飛舞,城中無一士卒。”
旗下將士聽了半信半疑,步步為營,摸索上前。推開城門,城中果真無一士卒,眾將大驚。
桓忠亢回馬來報蕭枚咼說:“元帥、宋賊昨夜拔營而走。”
蕭枚咼驚叫道:“什麼?宋軍是投何道而去?”
桓忠亢道:“據小將推斷,宋賊一定強渡黃沙灘。”
蕭枚咼聽了大笑道:“此路投往我西遼,宋軍投此道,乃甕中之鱉。”
桓忠亢接口道:“元帥,萬不可輕敵,此批宋賊慣用釜底抽薪,搶占汾州也占了其中一著。”
蕭枚咼大叫道:“此批宋賊竟如此詭計多端,姑且讓他們得成,那後果不堪設想。”
桓忠亢上前道:“元帥,我軍可出奇計,可速破宋先鋒。”
蕭枚咼聽了大喜。
桓忠亢又道:“此地黃沙灘,二百裏無水,千裏黃沙,道路迷於曲折,元帥可派一支軍截住此路,硬*宋軍進入九路險,到時,宋軍不攻自愧。”
蕭枚咼眉開眼笑,起言大叫道:“好計!桓將軍,火速掉軍截住宋軍歸路,死守汾州。”又令部將帶上騎兵回國通知親弟布陣,以防萬一。
眾將得令,以計行事,不在話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