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點許,已有三十幾位客人陸續到來。每位客人從停車場出來,便有身著典雅淡青色旗袍麵容姣好的禮儀小姐引導至一樓大廳。大堂正中準備了兩幅高寬兩米的行館大海報,周小山與沈俊磊站在海報處迎接,姿態從容謙遜不矜不伐。
與貴賓噓寒後,工作人員適時遞給客人一支黑色大頭筆,客人疑惑的看向周小山。
周小山扶著他手臂指著海報板笑道:“這是行館的簽名處,還請您高抬貴手留下大名。”
“嘿...還真像樣。”
簽完名又有端著相機的工作人員過來,海報中間周小山與沈俊磊在客人兩側一齊留影。
“這張照片幾天後會附製相框送至您的住址,屆時我們行館大堂將建立一幅紀念牆,今天的相片會經過客人同意後保存至紀念牆。”
“這幅紀念牆是公開的?”
“是的”
客人中有少數出過國,並不感覺奇怪。國外許多公司開業都有類似的項目。大多數客人則隻在電影電視中看見過簽名牆,今天自己竟參與進來,實是多了一層有趣的意味。
拍完照工作人員再次遞予客人一條大紅色長度至腰間的刺繡圍巾。末端用金黃針線繡著‘江橋行館’四個小字。
最後一位趕到的客人簽字合影後,大堂擺放的古典時鍾堪堪指向十點五十,距開業時間還有十分鍾。
張濤稍稍整理西裝領帶,邁步走到演講台,下方席位坐滿了應邀而來的客人嘉賓。
“尊敬的各位來賓、各位朋友,大家上午好。我是江橋行館的副總經理張濤,此刻請允許我代表‘江橋行館’全體人員,向出席今天開業慶典活的動各位嘉賓表示熱烈歡迎和最誠摯的謝意。感謝你們在百忙之中抽身來到這裏,和我們一同見證於江橋行館曆史性的一刻,和我們一同分享這份成果與這份喜悅。今天,我們能在這裏隆重舉行剪彩儀式。首先,要感謝政府各位領導的重視、各相關主管部門的支持以及各界前來捧場的朋友。江橋行館的未來與你們的支持息息相關........”
“最後...再次代表行館感謝諸位貴客的到來,承蒙厚愛,一小時後我們將在五樓宴會廳設立最優質的午餐。中途若需體驗行館的休閑項目,貴賓們可吩咐工作人員帶領。”一篇比較精簡的致辭隻用了五分鍾。
周小山沈俊磊一齊邀請四位既定的特別嘉賓上台剪彩。六名禮儀小姐用托盤盛著紅綢製好的花球,掌聲伴隨著剪刀的閉合響起。江橋行館初秀的帷幕,就此拉開.....
一切都井然有序進行著,一樓右側的茶室打開門恰好能觀察到整個剪彩過程杜元英在裏麵喝著茶。望著嘉賓們帶著新奇的神色離開席位,杜元英將杯中的茶一飲而盡,招呼周彥林起身:“我們也去逛逛...”
再完美的策劃與方案都抵不上執行中的某些錯誤,杜元英今天來的目的便是觀察實行存在哪些可以提前規避的隱患,有什麼細節應該讓行館去遷就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