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天,風和日麗,晴空萬裏,是個待在家裏吹空調的好日子,師謙開著自己的小奧迪美滋滋地奔回家。
作為一個滿腹學識法學博士,師謙完成學業以後,以一篇出色的論文收到了幾家企業的offer,希望師謙能擔任企業的法律顧問。
師謙最後選擇了從幾份offer中,選中了一家很有潛力發展網絡公司,平常就在這家公司提一些法律建議,參與擬定一些大合同的條款等等,沒有什麼大事的時候,師謙就會翹班,不過看在師謙從沒掉過鏈子的份上,公司的老板也不會去過問。
日子過的很有節奏,這樣的工作對於師謙來說剛剛好,既能讓生活充實起來,也能有足夠的時間讓他自由。
回到家裏以後,師謙用鑰匙打開大門,看著被鍾點工收拾的幹幹淨淨的家,師謙不由得有一份惆悵自心底而起。
師謙是個孤兒,三歲以前在福利院長大,三歲以後被一個頗有資產卻無子無女的五十多歲的老人收養,後來也就跟著這位老人一起過日子。師謙的名字也是老人取的。
前幾年,老人因為腦梗去世,老人剩餘的資產師謙沒有貪戀,按照老人的意願捐了出去。
他自己也從老人的宅子裏搬了出來,隻是偶爾回去看看。
雖然師謙是老人收養的,但是老人是把師謙當親生子女看的,自師謙小時候就十分注意對師謙的培養,從學識禮儀到性格為人,老人無不關注,常常以曆史人物為教材,或嚴肅或風趣的教導師謙。
受老人影響,師謙成為了一個內外兼修的人,並對曆史興趣濃厚。
由於家中連個人影也沒有,師謙大多時候自己下廚,為此還練就了一手好廚藝。
吃過晚飯以後,師謙照常上樓去書房看書。
前幾日有個沒署名的包裹送到了師謙這裏,師謙以為是別人寄錯了,打了包裹上留下的號碼,打算聯係聯係人家,把包裹給還回去。
結果意外的是,師謙打過去之後卻隻得到了空號的提示,過了一天以後,包裹上的寄送地址開始模糊,到了現在已經完全消失,看不見了。
上網查詢了包裹的運單號,結果卻是不存在。師謙納悶了:這是什麼東西?沒來由的怎麼就到了他的手上?
看著黑色的球形包裹,師謙坐在轉椅上,用手抵著下巴,思考著:到底是誰這麼費勁苦心的讓他必須把包裹收下?這樣做到底有什麼目的?
到底按捺不住自己的好奇心,師謙將包裹的包裝撕破,隻見一股黑黝黝的球狀物直衝自己的眉心,師謙反應不及,眼前一黑癱了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