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認識自己嗎?
當你聽到這個問題的時候,是不是感到很驚訝呢?誰能不認識自己呢?
每一個人都希望自己的一生是幸福和成功的,是有效率的。隻有真正清醒地認知了自己,才可能獲得成功的人生。而認識自己,卻是一件非常難做到的事。在急劇變革的今天,麵對色彩斑駁日漸新月,認識自己更是件困難的事情。有句話說的好“萬千皆識,惟有難辯自己”。
怎麼不是呢?認識自己並非易事,人的自我意識是有一個發展和完善的過程的。青年人開始走向獨立生活,自我意識大大地增強了,但常常表現出某些偏見。我們平時經常聽人說:“我對自己最清楚!”“難道我對自己還不了解嗎?”其實,講這些話的人中間某些人對自己並未真正地了解,對自己的才貌、學識、成績、貢獻以及自己在別人心目中的地位等等,要麼估計得過高,要麼估計得過低。對自己估計過高的人,往往自尊心過強,自尊心本來是一種可貴的心理品質,它能激發人的進取精神,自尊,自愛,自覺維護應有的榮譽和人格。但是,自尊心太強,則是一種有害心身健康的壞脾氣。這種人往往以自己的長處去比別人的短處,總是看不起別人,目中無人,以為自己處處比別人強,一旦別人超過自己就不高興,容易產生嫉妒心。別人幸福和他自己的不幸都將使他感到不快,因而環境適應能力較差,易出現心情沮喪、牢騷滿腹而導致心身疾病。
對自己估計過低的人,容易產生自卑心理。謙虛謹慎、虛懷若穀本是一種美德,承認自己知識少的人,往往是勤奮好學、有真才實學的聰明人。然而,事事處處都覺得自己不行,也是一種有害心理健康的意識。例如,在身體上嫌自己長得太矮、太胖或太瘦,懷疑自己的健康,擔心患癌症;在學習上甘居中遊、下遊,缺乏進取精神;在事業上缺乏信心,無所作為;在人際交往中有一種慚愧、羞怯、畏縮、低人一等的感覺。這種有自卑心理的人對外界的反應十分敏感,容易接受消極的暗示,稍受批評就心灰意懶,甚至產生厭世輕生的危險念頭,對心身健康危害極大。客觀地認識評價自己,正確地進行自我分析,是個體認識世界的組成部分,也是心理衛生的一條基本原則。
人是一種很難懂的動物,所以也被稱為高級動物。之所以難懂是因為人的善變。人是渺小的也是偉大的是脆弱的也是堅強的。所以要讀懂一個人比讀懂任何一本書要難的多。人每時每刻都在長大,都在變,有些改變是突然之間的,而有些是漫長的。有人說自己是最了解自己的。真的嗎?就算你能了解現在的你,你能了解明天的你嗎?
要認識自己,必須識別自己的天分和能力,認識自己的判斷和性向。你無法駕馭自己,除非你認識自己。世界上有照臉的鏡子,但沒有照心的鏡子。讓對自我的小心思慮來代替鏡子吧。當外麵的影像被遺忘時,要保持內在的影像,以改進自己而臻完美。
世界上最大的對手不是別人,而是徹底地讀懂自己、認識自己。古希臘偉大哲學家蘇格拉底的“認識自己”是對千百萬人通向成功的忠告。
西班牙的葛拉西安說:“要了解自己的性格、才智、判斷力與情緒。不了解自己,就無法駕馭自己。為能明智地處理事情,應該精確地估計你的明慎程度和領悟能力,判斷一下自己會怎樣迎接挑戰,探探自己思想的深度,量量自己資源的廣度。”
每個人都不相同,有的人聰明,有的人平庸;有的人強壯,有的人羸弱。而且人的性格、能力、經驗也各不相同。我們隻有充分認識自己,依照自己的潛能去發展,那才有真正的成功和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