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1世紀的當下上溯至遠古的佛陀時代,屈指算來,佛教已經走過了2554個年頭。從印度恒河中下遊地區起步,佛教在釋迦牟尼的帶領下,鍥而不舍,向四麵八方傳播,漸次彌漫天竺全境。佛陀入滅後,佛法繼續發展,並借助於阿育王、迦膩色迦王的擁戴與推崇,開始步出國門,向著鄰近的國家滲透,中經華夏,進入朝鮮、日本、越南諸國,是為北傳的大乘佛教。另一支則向東南方進發,流入斯裏蘭卡、緬甸、泰國、老撾、柬埔寨等國,是為上座部的佛教。
釋迦文佛以一大事因緣出現於世,婆心說法,四十九載,有緣度盡,進入涅槃。佛教教義經口口相傳,到行諸文字;從初期用貝多羅葉抄寫經文,到紙質的《大藏經》,在素重文字般若的中原大地上,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擴張,豐贍華美,千秋大業,三藏一十二部,浩瀚無涯,兼及哲學思維、文學藝術、風俗民情等社會生活的各個層麵,與我國本土的儒、道二教鼎足而三。自王公貴族至販夫走卒,從高山深壑到邊陲村寨,佛教的印記幾乎無處不在,堪稱世界古代宗教文獻之冠。
然問題也因之而來,佛典卷帙浩繁,晦澀難通,索解無徑,使摩尼寶珠之光,塵埋於故紙堆中;有心入寶山采擷之人,卻難免空手而回之歎!為此,我等發心,入海算沙,盡一己之力,由曹王禪寺組織專家學者、法師、居士等僧俗各界人士參與撰寫,集成《慧炬文庫》,期待廣搜博采,取精用弘,希圖為有緣之人提供便利的文字指引,普及大眾,使讀者可以按圖索驥,各取所需,以為受用。
本文庫出版緣起的目標是,通過使用現代通俗易懂的語言,力求深入淺出地介紹佛教真正的教義、曆史、製度、禮儀、生活、藝術等各個方麵,使現代人更好地全麵了解佛教的思想、智慧、慈悲和心願,熏習佛法,開卷有益。倘若進一步,能在充滿欲望的名利場中,在精彩與無奈交並之際,有助於當事人濯足洗心,把握好人生的方向盤,則是與佛有緣、善根增長了。
是為序。
夏金華
2010年2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