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花開一季水芙蓉,歲月如梭紅顏逝(3 / 3)

不過,優美的話和美麗的女子一樣,讓人舍不得拒絕。春天總有一些讓人難以拒絕的輕柔,心都會隨著春風變得潤潤的、軟軟的。尤其是剛剛領略過冬的寒冷,春的溫暖更是讓人欣喜。

在春暖花開時,收到這樣一封信,打開,一字一句都藏著對她的寵愛,一字一句都充滿著對她深深的眷戀。最重要的是,這些文字像是一種保證、一種承諾。王映霞看到了鬱達夫對她的深厚情誼。

女人很容易輕信承諾,男人的一句承諾能換到女人一世的芳心。

是的,王映霞怎麼會去做那婚姻裏的奴隸?她隻能是婚姻裏可以肆意妄為的女王。所以,王映霞再次被這些文字迷惑了。王映霞的美麗與較好的出身,就決定了她不甘心過平淡乏味的日子,也不甘心過貧困窘迫的日子。

然而,鬱達夫早就猜透了王映霞的心思,“自由的女王”說進了王映霞的心裏。這封信之後,王映霞拒絕了圍繞在她身邊的俊彥,毫不猶豫地與鬱達夫牽手。

春雨聲聲打落在屋簷上,她的手伸出窗外,在雨中揮舞,鬱達夫看著這樣動情的王映霞,心中升起濃濃愛意,他緊緊地握住王映霞有些冰冷的手,王映霞卻嬌羞地笑著抽回手,繼續比畫著。

夜色漫漫,王映霞有些睡不著,澄澈的雨水落在地上,形成了一片片水澤,王映霞看著外麵下個不停的雨,歎了一口氣。風疏細雨的夜裏,思念的心猶如一盞盞的燈。王映霞突然發現自己開始想念鬱達夫了。

鬱達夫在他窄小的住所裏也對王映霞想念不已,王映霞似是一輪皎月,雖然下雨天看不到,但在鬱達夫的心裏卻夜夜升起。思念是一種說不出的愁傷,他多想她能夠在自己身旁,看著她進入夢鄉,他多希望能夠用自己的柔情,融化她美麗而驕傲的靈魂。

兩廂情願的愛來了,而且來得特別凶猛,浪漫澎湃過後,就要步入婚姻的殿堂了。麵對婚姻,已經沉浸在愛情之中的王映霞沒有其他的要求,隻求自己是鬱達夫明媒正娶的正房夫人就可以。

王映霞覺得在愛情中怎樣都好,但是在婚姻裏絕對不能沒有名分,所以她要鬱達夫與孫荃離婚之後才可以娶她,鬱達夫想都沒想就堅定地答應了。

為了能與王映霞朝夕相處,鬱達夫登上了北去的列車,出現在一年沒見的妻兒麵前。這時候大著肚子的孫荃正在艱難地洗著衣服,鬱達夫看著也有些心酸,但卻並沒有搶過來幫她做,隻是滿眼含淚地看著孫荃將衣服洗好。

屋裏幹冷幹冷的,因為沒有太多的錢,所以就沒有點爐子。鬱達夫的母親穿著厚重臃腫的舊棉衣走到院子裏,冷眼看了一眼鬱達夫,一句話也沒有說,又回到屋裏。孩子們知道父親回來了,十分歡喜地跑出來,看到父親臉上並沒有見到他們的喜悅,孩子們又看看母親,隻好叫了一聲父親,便回到了不比外麵暖和多少的屋裏。

北平的冬天是寒冷的,鬱達夫也感受到了,他就這樣一直看著孫荃。孫荃知道該來的還是要來,一年多了,鬱達夫沒有給家裏寄一毛錢,孫荃早就猜到他的錢用在了別的女人身上。

孫荃並沒有憤怒,隻是表情冷漠地看著他。孫荃挺著大大的肚子坐在冰涼的床上,鬱達夫也不知道說什麼。

鬱達夫隻在家裏待了兩天,孫荃見他衣衫單薄,便拿自己賺的錢,為他買了一件新皮襖。因為孫荃知道南方的冬天是濕冷的,穿棉衣隻會更冷。鬱達夫接過皮襖,對孫荃說自己要與王映霞結婚了,希望能與孫荃解除婚姻關係。

這個知性、堅強的女人在經曆過了安慶的海棠、北京的銀娣帶給她的打擊之後,一時還是難以麵對這樣的結果,抑製不住地哭了。

鬱達夫顯然忘了,現在的孫荃已經身懷七個月的身孕,肚子裏是自己的親生骨肉。鬱達夫看著孫荃哭哭啼啼的樣子不免有些心煩,隻是撂下一句,望她能夠成全。孫荃點點頭,她已經對眼前這個男人徹底失望了。

鬱達夫的母親怒打了無情無義的兒子,哭過的孫荃卻顯得冷靜多了,再沒有吵鬧,隻是平靜地點頭答應了鬱達夫的要求。孫荃對鬱達夫說等到孩子生下來,她會帶著孩子和婆母一同回家鄉去的,因為北平的消費水平實在是太高了。

鬱達夫點點頭,實際上他隻聽到了孫荃同意與他離婚,之後別的話就聽不下去了,他唯一想做的就是飛到上海與王映霞共結連理。走的時候,鬱達夫沒留一分錢給孫荃,一個人懷著雀躍的心情飛回上海。

迫不及待的鬱達夫一見到王映霞,便向她報告了這個好消息。一個月後,鬱達夫與王映霞在上海辦了喜宴,宴請朋友、同事。他忘記了當時與孫荃結婚的時候,都沒有辦喜宴。

婚禮上,鬱達夫穿的是孫荃送給他的那件嶄新的皮襖,隻見他來往於賓客之間,興高采烈地喝著酒,喝酒之餘還不忘看著心愛的王映霞。王映霞看著酒後滿眼含情的鬱達夫,小臉也泛起了紅暈。一場看似美好的婚姻,就在冬末的上海上演了。

此時在北平,簡陋的房子裏,孫荃痛苦地躺在床上分娩,她使盡全身的力氣,婆母握緊她的手,用哽咽的聲音讓她再撐一撐。當一聲啼哭傳來時,孫荃已經沒有了力氣,看著渾身帶血的孩子,孫荃的眼淚落了下來。可憐的孩子,生下來便是沒有父親的。

看著自己的第三個孫子,鬱達夫母親也是老淚縱橫,她用毛巾輕輕地為孫荃擦了擦汗。孫荃對婆母保證,無論將來的路再怎樣難走,她也要將三個孩子撫養成人,絕不會辜負了鬱家。伴著孩子清脆響亮的哭聲,鬱家婆媳倆低頭痛哭。

一家喜,一家悲,隻是誰能知道,其實悲喜的是一家人。孫荃對鬱達夫徹底失望了,她從來沒有這樣心灰意冷過。之後,徹底放下鬱達夫拿起佛經禪語的孫荃,依靠著自己柔弱的肩膀扛起了養育三個孩子的重任。

三個孩子在孫荃的悉心教導下長大成人,他們對父親沒有仇恨,隻有略微的惋惜和遺憾。這便是孫荃,經曆大苦大悲之後,沒有說一句憤恨的話,讓孩子在愛中成長。

再看曾經你儂我儂的戀人,在百封情真意切的情書下的姻緣,卻在轟轟烈烈之後寫滿了不如意。王映霞嫁給鬱達夫之後,他根本沒有給她信中所描寫的那樣的婚姻。尤其是在他們的兒子出生之後,王映霞不過是比其他提籃買菜的家庭婦女漂亮幾分罷了,根本沒有成為信上所說的“女王”,倒是應了信上所說的“日日做家庭的主婦,或拖了小孩,袒胸露乳等情形”。

王映霞整個人被纏在了繁瑣的家務之中,她既要照看小孩,又要伺候鬱達夫的生活起居,一天到晚圍著家和菜市場轉。窄小的屋子,每天看不到陽光的照射,充滿陰沉沉的氣息,讓人感到無比的厭倦。

褪去了光彩照人的作家光環,鬱達夫不過是個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男子,略顯消瘦的身材,並不英俊的麵容。總之當一個人不順心的時候,看什麼都不順心,做什麼也都不順心,王映霞看著鬱達夫每天起早貪黑地忙,卻掙不來多少錢,這樣貧苦且無趣的生活,讓年輕貌美的王映霞心裏煩躁不已。

於是,王映霞憑借著自己家裏的關係,為鬱達夫尋到一份工作,但是官場黑暗,需要有心機、會算計,還要具備能夠“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的機靈。

鬱達夫的性格在與人交際上,遠不如一同留洋的郭沫若與許紹棣那般圓滑,多少帶了些文人墨客的孤傲與偏見,這樣一個人怎麼能混跡於官場?沒幾個月鬱達夫就被人排擠了出來。看到這樣的鬱達夫,王映霞恨鐵不成鋼,很是生氣。

然而,最終讓王映霞惱羞成怒的,卻還是名分的問題。婚後鬱達夫與王映霞有了自己的兒子,正巧又趕上鬱達夫母親的壽辰,所以鬱達夫帶著王映霞與兒子回了家鄉。

一直守在婆母身邊的孫荃,看著美豔不可言的王映霞,終於明白當時鬱達夫的決絕。王映霞看到孫荃,用質問的眼神看著鬱達夫,鬱達夫隻能解釋說是母親挽留孫荃。王映霞雖然懷疑,但是聽鬱達夫這樣說,想想也有道理,就沒有在壽宴上為難鬱達夫。

鬱達夫母親的壽宴要開始了,這裏老人辦壽宴有一個習俗,就是兒子兒媳婦一一拜過之後,宴席才能開始。因為鬱達夫排行最小,所以王映霞要等到最後才出去。當鬱達夫拜過之後,王映霞剛將孩子交給鬱達夫,剛想邁步出去時,卻看到孫荃已經跪拜在地上。當孫荃起了身,鬱達夫的母親突然來了句“開席吧”。

王映霞徹底愣在了那裏,原來鬱家還是隻認孫荃,自己別說做女王了,就連個正室的妻子都不算。不顧鬱達夫的勸說,王映霞帶著兒子轉身離開了鬱家,回了上海。在回上海的路上,王映霞的淚水悄悄地浸濕了衣襟。

王映霞知道孫荃對鬱達夫寒了心,但是她沒想到,孫荃還是占據了鬱達夫正房夫人的名分,再加上鬱達夫的母親對待孫荃有如親生女兒,自然不會輕易讓孫荃離開鬱家。

此時,王映霞是對自己從前輕率的決定悔恨不已,但是孩子都有了,日子總是要過的。王映霞決定自己出去謀生,她並沒有征得鬱達夫的意見。

已經生育過的王映霞多了幾分女人的柔情似水與嫵媚,舉止間的巧笑盼兮,根本不像是家庭婦女。王映霞通過許紹棣的關係謀得了一個文職的工作,工作不算很辛苦,薪資也很合適。從此,王映霞不用每天悶在家中,還能接觸到很多新鮮事物。

但是美麗的王映霞總是話題不斷,尤其是當幫助她的是個男人時。許紹棣在年輕的時候也曾追求過王映霞,誰能保證舊愛不重燃?誰能保證這美麗妖嬈的王映霞麵對意氣風發的許紹棣不動半分心思?

聽到這些流言蜚語的鬱達夫很是生氣。因為鬱達夫與許紹棣在日本留學時是好友,他隱約記得,以前許紹棣說起過王映霞。他篤定王映霞與許紹棣舊情複燃了,他順著自己尋到的蛛絲馬跡探查。

終於,他在家裏翻出了許紹棣寫給王映霞的情書。鬱達夫看著情書是怒不可遏,他指責王映霞的楊柳情薄。但是,這件事似乎是襄王有情神女無意,因為許紹棣妻子剛剛離世,所以見到舊愛王映霞後再次展開了追求,然而王映霞為了避開許紹棣的追求,還充當媒人將孫多慈介紹給許紹棣。

鬱達夫對王映霞的解釋嗤之以鼻,不屑一聽,他隻將自己翻出來的情書,當作王映霞出軌的證據。鬱達夫說的話很是難聽,所以王映霞再無心與他解釋,帶著悲憤的心情收拾行李,丟下兒子,獨自回了杭州娘家。

鬱達夫見王映霞有去無回,既想挽回她,又覺得自己吃了虧,非要圖一時之快。於是,鬱達夫在明知道王映霞就在杭州的娘家的情況下,還特意在報紙上登“尋人啟事”,以此來羞辱王映霞。本來這段時間王映霞與許紹棣之間的事情就被傳得沸沸揚揚,這樣一來,簡直就是硬生生地打了王映霞的臉。

這場風波經過朋友們的勸說調解才得以平息,王映霞看在友人的麵子上,心不甘情不願地回到了家中。但是,感情一旦裂了縫就跟雞蛋一樣,很容易破碎。

這時候,不知道鬱達夫是糊塗,還是太過清醒了,竟然公開發表《毀家詩紀》一文,詳細敘說王映霞與許紹棣的“熱戀情事”。這一舉動,徹底激怒了王映霞,當即回了兩篇文章《一封長信的開始》和《請看事實》。曾經深愛的兩個人,此時卻隔空對罵,誰也不肯低頭。

最終,王映霞與鬱達夫的家庭矛盾全部曝光在報紙上,成了大家飯後茶餘的談資笑料。就這樣在報紙的推波助瀾下,曾經富江河畔的一對才子佳人,最終簽了協議離婚,分道揚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