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慢慢來,一切都來得及(1)(1 / 2)

世界精神太忙碌於現實,太馳騖於外界,而不遑回到內心,轉回自身,以徜徉自怡於自己原有的家園中。

——哈佛心理學教授威廉·詹姆斯

靜心訓練營

靜心可以化除躁氣。內心的平靜是人生的珍寶,它和智慧一樣珍貴。能夠靜心,才能夠有健康、有成就。擁有一顆寧靜之心的人,比那些汲汲營營於賺錢謀生的人更能夠體驗生命的真諦。

保持靜心,讓自己慢下來,你需要這麼做:

1.雙手捂著耳朵,傾聽自己呼吸的聲音。你試過雙手捂著耳朵,然後用力呼吸嗎?你會發現,你的呼吸聲被放大了,周圍的一切仿佛都無限遠離了你,隻剩下你自己和沉重的呼吸聲。這時,你的內心是不是安靜了許多?

2.深呼吸,讓氣貫穿全身。在深呼吸的前提下,吸氣時,感覺氣從頭頂正中灌入,一直深入到小腹部(或充滿全身),呼氣時感覺氣從頭頂正中梵穴出去……在這個練習的過程中,你會感覺到寧靜和喜悅。

3.報一個瑜伽培訓班。生活壓力的加大,促使很多人開始進行瑜伽、冥想之類的放鬆心靈練習。這些練習有助於放鬆身體,放空身心,在純粹的意念世界中感知到生活的意義和精髓,從而去除煩躁。

4.每周去爬一次山。爬山旅行、打球跑步之類的戶外活動,能夠讓你疲乏的肌肉得到充分的休息和鍛煉,借此去除你精神上的煩躁。當你筋疲力盡地爬上山頂之後,你心靈上的汙垢也會隨汗水蒸發,變得平靜而充滿力量。5.聽《班得瑞》的音樂。

班得瑞的音樂,充滿了蟲聲、鳥鳴、花落流水等,全是大自然最本真的聲音。在這樣的音樂聲中,你的心靈會慢慢安靜,隨音樂一起走入靜謐的自然。

6.每天朗讀一首詩歌。詩歌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基本的文學形式,是一種闡述心靈的文學體裁。每天睡前或者早起時,朗讀一首簡短的詩歌,隨著詩歌的意蘊感知發自靈魂的聲音,你的心靈也會不知不覺充實起來。

別讓心太吵:每天安靜幾分鍾

不要讓自己陷入忙碌的陷阱,忙碌隻不過是死神折磨人的伎倆,它能讓我們在無盡的忙亂中消耗掉寶貴的生命,有時還會混淆了人生的方向。

有一個木匠在工作的時候,不小心把手表掉落在滿是木屑的地上,他一麵大聲抱怨自己倒黴,一麵撥動地上的木屑,想找出他那隻心愛的手表。

許多夥伴也提了燈,與他一起找表,可是找了半天,仍然一無所獲。等這些人去吃飯的時候。木匠的孩子悄悄地進到屋子裏,沒一會兒工夫,他居然找到了手表!

木匠又高興又驚奇地問孩子:“你怎麼找到的?”小孩回答說:“我隻是靜靜地坐在地上,一會兒,我聽到‘滴答滴答’的聲音,就知道手表在哪裏了。”有幾個老礦工,他們終日在極深的坑道中工作。有一天,礦燈竟熄滅了。他們在驚慌之餘,到處找出路,一陣混亂的摸索後,更弄不清楚方向,幾個人走得精疲力竭,隻好坐下來休息。

其中一個就建議說:“與其這樣盲目亂找,不如坐在這邊,看看是否能感覺到風的流動,因為風一定是從坑口吹來的。”

他們就在那裏坐了很久很久,剛開始沒有一點的感覺,可是一段時間後,他們心思變得很敏銳,逐漸感受到陣陣微弱的風輕撫臉上。他們順著風的來處,終於找到了出路。

與其在慌亂中尋找人生出路,一事無成,不如靜下來,使躁動的心靈沉澱下來,答案或許就會呼之欲出。

一對年輕的美國夫婦,在繁鬧的紐約市中心居住。時間一長,覺得生活就像部運轉的機器,雖然總是在忙忙碌碌地轉著,但太千篇一律了,即使是那些花樣繁多的休閑娛樂項目,也像是麥當勞、肯德基等快餐一樣,隻能滿足一時的胃口,過後很少會有餘香留下的。於是他們決定去鄉下放鬆放鬆。他們開車南行,到了一處幽靜的丘陵地帶,看見小山旁有個木屋,木屋前坐著一個當地居民。那個年輕的丈夫就問鄉下人:“你住在這樣人煙稀少的地方,不覺得孤單嗎?”

那鄉下人說:“你說孤單?不!絕不孤單!我凝望那邊的青山,青山給我一股力量;我凝望山穀,每一片葉子都包藏著生命的秘密;我望著藍色的天,看見雲彩變幻成永恒的城堡;我聽到溪水潺潺,好像向我的心靈細訴。我的狗把頭靠在我的膝上,從它的眼中我看到忠誠和信任。這時我看見孩子們回家了,衣服很髒,頭發蓬亂,可是嘴唇上卻掛著微笑,叫我‘爸’。我覺得有兩隻手放在我肩上,那是我太太的手,碰到悲愁和困難的時候,這兩隻手總是支持著我。所以我知道上帝總是仁慈的,你說孤單?不!絕不孤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