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成為幽默達人的自我8個課程
因時因勢、因地製宜幽默,才能使幽默真正起到作用,才不至於讓別人誤解或不快。你是一個幽默的人嗎?你能讓幽默融入你的生活,使生活處處充滿歡樂,時時洋溢笑聲嗎?如果你的答案並不肯定,那就要在日常生活中處處留心,經常向幽默高手學習。以下所列的8個秘訣,能幫你有效提升幽默感,華麗麗地轉身為“幽默達人”。快學學吧!
01幽默的心,最關鍵是擁有好心態
我們知道,心情好的時候很容易說出機智幽默的語言,因為這時候思維處於高度活躍的狀態,能進行豐富的聯想。在心情不好的時候,全心神都用在那些不開心的事情上,身邊即使有了幽默的素材,也常常無動於衷、視而不見。果真如此嗎?要真是這樣的話,幽默的功用就大打折扣了。
實際上,幽默是一個人對待生活態度的反映,是對自身力量充滿自信的表現。幽默的心,最根本的是擁有好的心態。一個人一旦有了積極樂觀的心態,說話就有可能幽默得風趣得起來。用幽默的心態對待生活,即使暫時處於窮困、失意等逆境,你也會生活得輕鬆而幸福,充滿信心。
托馬斯·愛迪生是世人最尊敬的科學家之一,他的一些經曆就能說明這一道理。
愛迪生從小就對電器有濃厚的興趣,自從法拉第發明了電機以後,他就決心製造電燈,為人類帶來光明。在發明電燈的過程中,愛迪生所遇到的困難是要尋找到燈絲的材料,他先用炭化物質做試驗,失敗後又以金屬鉑與銥高熔點合金做燈絲試驗,還做過上質礦石和礦苗共1570種不同的試驗,結果都失敗了。當有人問愛迪生為什麼在經過1570次失敗後仍不放棄時,愛迪生幽默地回答道:“你這樣說就錯了,實際上我不認為那是1570次失敗,相反我認為,我成功地排除了1570種不適合做燈絲的材料。”後來,他嚐試著使用其他材料繼續進行實驗,最終世界上第一個白熾燈問世了。
雖然電燈發明成功,但是這種電燈有很多毛病,大規模推廣的可能性很低,這對愛迪生來說依舊是一次失敗。就這樣,愛迪生繼續進行著種種試驗。在這過程中,他大約進行了5萬次的試驗,寫成的試驗筆記有一百五十多本,可是1914年12月的一個晚上,工廠突然失火了,愛迪生的實驗室被燒得幹幹淨淨。大半輩子的心血毀於一旦,愛迪生卻大聲對兒子喊道:“快把你媽媽找來!把她的朋友、我的朋友還有你的朋友統統都找來。這百年難得一遇的大火,大家可別錯過了!”
既然事情已經這樣了,再去難過和痛苦有什麼用呢?學一學愛迪生的幽默吧,即便是屢戰屢敗,他也依然保持著積極樂觀的心態,拋開這種壞心情,說說幽默話,盡可能把懊惱的情緒宣泄掉,為即將要麵對和處理的事製造一個良好氛圍,這是一種積極的思維方式和生活姿態,也正是我們應該做的。
生活中有喜也有悲,有笑也有哭,有甜也有苦,這是客觀存在的現實,我們每個人都無法逃避。在艱難的處境中樂觀向上,不悲觀失望,就總有幽默在我們身邊產生。而且,能在艱難的現實中胸懷幽默,善於在困境中發出笑聲的人,往往都是生活的強者,也更容易接近成功與幸福的人生。
是的,我們無法用言語來描述幽默,它在我們心中生起,然後我們會微笑或開懷大笑。在愉快的環境中幽默,能夠喜上加喜;而在艱難的境遇下幽默,對人對事總是十分積極和樂觀,往往可以淡化消極情緒,消除沮喪與痛苦,如此也就可能扭轉生活的困境,帶來無限的希望。
出生時由於醫生的疏失,台灣的黃美廉女士腦部神經受到嚴重的傷害,自幼就患上了腦性麻痹症,以致顏麵、四肢肌肉都失去正常作用,她不能說話,嘴還向一邊扭曲,口水也止不住地流下,但是黃美廉女士快樂地用手當畫筆,畫出了加州大學藝術博士學位,也畫出了自己生命的燦爛。這裏有什麼人生秘訣呢?黃美廉在世界各地舉辦自己的畫展,現身說法,告訴了人們。
考慮到黃美廉的身體健康狀況,有人擔心地問她:“你自己是如何獨自生活的?怎麼吃飯呀?”黃美廉在黑板上龍飛鳳舞地寫道:自作自受。什麼是自作自受呢?黃美廉給出的解釋是——自己做飯,自己享受。
黃美廉小時候常被別家的小孩欺負,他們向她扔石子、潑奶茶等,有人問她,如何應對這些令人不愉快的行為?黃美廉回答道:“我從來都不是省油的燈,我不會任由別人欺負我的。所以,你們放心好了。”
還有人曾直言不諱地問黃美廉:“您為什麼這麼快樂呢?您從小身有殘疾,您是怎麼看待自己,有沒有過別樣的想法?”對一位身有殘疾的女士來說,這個問題是尖銳而苛刻的,但黃美廉卻笑著回答:“我已經夠好了!你沒發現我很可愛,我的腿很美很長嗎?而且我會畫畫、會寫稿……”
從中可見黃美廉女士的生命疆域多麼豐盛、廣闊。一次演講會上,她還介紹過自己家裏養了一隻貓咪,才來家裏時,貓咪骨瘦如柴,如今——黃美廉輕輕點了點一旁身材偏胖的助理祝老師,全場觀眾都被黃博士的詼諧幽默逗樂了。原來,殘缺的外表根本無法掩蓋幽默俏皮的內在能量。
在常人看來,黃美廉女士失去了語言表達能力與正常的生活條件,更別談什麼前途與幸福了。但是她本人呢?她沒有因此自暴自棄,怨天尤人,而是積極樂觀地生活。正是這種心態,令她的語言常常爆出幽默,帶領她自信地、熱忱地麵對生活,最終走出了失意的困擾,改變了自己的命運。
看看黃美廉的故事,我們這些正常人遇到生活中的一些苦惱,又有什麼想不開的呢?
人生應該是充滿歡笑的,如果你羨慕別人快樂幸福的生活,那麼在遇到苦難、挫折的時候,與其痛哭流涕、怨天尤人,不如用積極樂觀的心態去幽默地看待和處理事情。相信你的心情很快就會變得明朗起來,說的話也將達到一種“無意幽默,但卻幽默自現”的境界。
02幽默也是講究場合的
不管在什麼年代,幽默的言語都是一種情緒調節劑,可以給大家帶來輕鬆愉悅的感覺。但幽默也是講究場合的。
生活中熟人、朋友之間互相幽默一下,開個玩笑,怎麼說都還不要緊,但是某些特定的場合是不適合幽默的,如嚴肅的會議上,莊重的活動中等。這時候,如果你完全不考慮場合,講些自以為是的幽默話,與現場的氣氛不搭調,那旁人隻會對你的言行不屑一顧,甚至還會對你產生反感。
國會開會,美國總統裏根要準備發言了。為了試試麥克風是否好用,他決定隨便說點什麼,於是就開了個玩笑:“女士們、先生們請注意,五分鍾之後,我們將對蘇聯進行轟炸。”這是一個多麼爆炸性的新聞啊,總統的話一說完,所有的參會人員紛紛質問:“這是真的嗎?”“怎麼回事?難道要發生第三次世界大戰了嗎?”……後來這條消息竟迅速傳播到世界各地,就連蘇聯政府都聽聞了,他們對美國提出了強烈抗議。盡管裏根再三申明那隻是一句玩笑話,但蘇聯政府卻認為這句玩笑話造成了非常惡劣的影響,最後裏根不得不誠懇道歉。
無獨有偶,還有一位領導人也發生過這樣的事情。
2003年的法國斯特拉斯堡,歐洲議會會議正在緊張地召開。在此期間,作為歐盟輪值主席,意大利總理貝盧斯科尼提出了自己的工作綱領。在隨後的質詢會議中,德國執政的社民黨國會領袖馬丁·舒爾茨議員的話影射到了貝盧斯科尼目前麵臨的法律問題,貝盧斯科尼聽聞後突然神色一變,用意大利語反駁道:“舒爾茨先生,你應該去應征意大利正在拍攝的一部反映二戰納粹集中營電影中的監獄長角色,那是一個殺人不眨眼的家夥,你要是能演,那就再好不過了。”
結果,貝盧斯科尼的上述言論立即遭到德國、意大利等六百多名歐洲議員的強烈抗議,他們認為將德國籍歐洲議員和納粹集中營衛兵相提並論是完全不能接受的,這是對舒爾茨議員的人身攻擊,嚴重傷害了德國人民的感情,於是有的議員大聲斥責貝盧斯科尼,要求他道歉,有的議員不停地拍桌子以示抗議,有的議員甚至發出譏笑聲,轟貝盧斯科尼下台。見此情景,貝盧斯科尼趕緊辯解說,剛剛的那番話完全是根據舒爾茨議員的語氣和手勢而表演的“即興笑話”,隻不過是一個諷刺性的玩笑,大家不應該為翻譯過程中遺漏掉的諷刺含義而怪罪於自己,但大部分議員仍然強烈要求貝盧斯科尼就這一無法接受的比喻做出正式的、深刻的道歉。
本來,開玩笑可以讓我們的語言增添樂趣,可以讓談話氣氛顯得輕鬆幽默,讓交流更加順暢進行。然而,無論是美國的裏根總統,還是意大利的貝盧斯科尼總理,都在不恰當的場合和時間開了一個極為荒唐的玩笑。這些話語雖然有一定的逗樂性,但由於幽默得不是地方,也就是說沒有因時因地進行考慮,結果效果適得其反,還得罪了人。
生活中你是否有過這樣的體驗,當一群人都在聚精會神地研究或者討論某一具體問題的時候,突然有人插入了一句毫無關係的笑話,講了不該講的幽默話,你會覺得好笑嗎?不大可能。即便你知道對方的本意是好的、善意的,恐怕也會認為這是一種非常不禮貌、不尊重別人的行為。
再比如,葬禮是莊嚴肅穆的社交場合,大家正為失去親人、朋友而傷心,沉浸在悲痛之中,即便你想幽默一下安慰對方,想打破這種悲傷的氣氛,這時候也絕對不可以開玩笑的。“去世的那位先生一定個性強硬,你看,他現在從頭到腳都是僵硬的。”這樣的玩笑肯定會受到痛斥。
盡管幽默的力量很重要,但它並不是時時管用,隻有場合恰當的時候,你才能夠去運用它。
有些人在這方麵做得很成功,他們很懂幽默,而且總能在適當的場合表現出合適的幽默感,既緩解了緊張的氣氛,又增進了彼此之間的人際關係。像這樣的人,他們大多擁有良好的人脈,因為誰都喜歡跟這樣的人打交道。與這樣的人在一起常常會感到特別輕鬆愉快,交流起來也順暢自如。
艾麗婭小姐就是一個這樣的人,讓我們來看看她的故事:
艾麗婭是一家廣告公司的策劃,她有著十足的幽默感,走到哪裏都頗受歡迎。
對於工作,艾麗婭是一位合格的員工,但她和諸多同事一樣也難免會有思維短路的時候。這時候,大家都會皺著眉頭,苦思冥想,艾麗婭則不一樣,她經常說:“上班又不是上墳,我們的心情不要太沉重。”“腦袋空空不要緊,關鍵是不要進水。多想想,一定會有好的創意的……”
艾麗婭是一個長相很普通,有點矮,又有點胖的女孩,這樣的女孩站在人群中注定是不起眼的那一種,但她在愛情方麵很主動、很熱情,盡管曾遭遇過被拒絕的不幸,但她絲毫沒有為此感到沮喪,還宣稱:“為了祖國下一代,再醜也要談戀愛,談到世界充滿愛。”最終,憑借著這種幽默感,她成功贏得一位帥哥的心。
在生活中,艾麗婭的幽默更是處處可見。例如一次,她和幾個朋友聚餐,其中兩個朋友因盤中的烤雞是母雞還是公雞一直爭論不休。當時在場的其他人都不知如何是好,艾麗婭輕鬆地聳聳肩,幽默地說道:“不要吵了。該不會是剛吃下的雞在作怪吧?那可不是鬥雞。”一句話把在場的人都逗樂了。
艾麗婭的幽默是恰到好處的,因為她到什麼山唱什麼歌,在什麼場合說什麼話,處處創造了一種歡樂祥和的氣氛,相信別人與她的交流溝通一定很自在、很自由。由此也可見,僅僅把幽默作為溝通的一大準則,那就太狹隘了,要想恰如其分地使用幽默,必須加以選擇,注意場合。
具體表現為,一旦你發現你的幽默能令大家高興,或者把別人帶到愉快的氣氛裏,你就要毫不猶豫地表現出來。一旦發現周圍的氣氛不適合幽默,就要立即收住。
03分清對象,對“人”下“藥”
生活中你是一個幽默的人嗎?你喜歡開玩笑嗎?如果你的答案是肯定的,那麼恭喜你。但在開口之前,你要學會觀察周圍的人。
注意觀察的話,你就會發現,我們所接觸的人群,每個人的身份、地位、性格、心理、教養都不盡相同,意趣更是千差萬別,並非什麼人都能隨便幽默說笑的。有些人怎麼開玩笑都沒事,但有些人很嚴肅,不怎麼喜歡開玩笑,甚至有時會誤解你的幽默,把你當作一個小醜,或者被你的幽默激怒。
有些人就因為不懂得這點,結果苦心經營的幽默報廢了不少。
公司小組的討論會上,輪到王博發言了。隻見他站起來吭哧了半天,臉憋得通紅,卻一句話也說不出來。大家都知道王博最近感冒了,嗓子發炎,都為他捏了一把汗。而另一位同事趙宇卻嘻嘻哈哈地開起了玩笑說:“哈哈,你平時見到女生就緊張得臉紅,這次又緊張了吧?你看你,臉都變色了,都成紅燈了。”
聽到趙宇的這一番話,在場的人都笑了,除了王博本人。王博是一個性格內向的人,又很敏感,隻要別人說他,或者傷害到他,他就生氣了,所以平時有點不太合群。此刻在王博看來,趙宇的玩笑話就相當於當眾貶損了自己,他頓時惱羞成怒,狠狠地瞪了趙宇一眼,之後一連幾天都不理他。
趙宇開玩笑說王博的臉成了“紅燈”,其實本是一種幽默風趣的說辭,無傷大雅。他開玩笑的本意也並不是讓王博難堪,結果卻始料未及,致使王博的自尊心受到傷害,最終導致王博惱羞成怒,引發了雙方關係的緊張。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因為趙宇忽視了王博內向又敏感的性格。
與開不起玩笑的人幽默,不僅沒有逗樂效果,反而招致了反效果,這真是費力不討好。所以,開玩笑得看準對象,這一點是至關重要的。
“觀察對方的個性、好惡和心理,乃是成功施展幽默的竅門。”曾經不止一位幽默理論家這樣告誡我們。這個道理是顯而易見的,幽默是說給別人聽的,自然是別人接受才行。我們隻有注意對象,了解對象,才容易找到合適的幽默話題;隻有適應對方的心理需要,才能真正達到溝通的目的。
因此,幽默的使用需要講對象,需要根據不同的身份、地位、性格、文化素養等進行。如果你不了解對方是否能接受你的玩笑,也不確定說出去的話是否會失禮,那麼在開口之前一定要多加注意,盡量多察言觀色,揣摩聽話者的內心情感,判斷其心情是好是壞,以免幽默運用的失敗。
具有敏銳的洞悉力,學會更好地察言觀色,是一個幽默高手應該具備的智慧法寶,這樣的人往往能將幽默發揮得恰到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