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一件事,喜歡久了,就變成了夢想。
一個五六大的小孩,坐在電視機旁邊聚精會神的看著電視。小男孩的母親從這個小男孩的身邊,走過的時候,就問這個小男孩說:“可言,你就那麼喜歡看電視嗎?”
小男孩就回答說:“是啊!媽媽,我很喜歡。”
這個小男孩叫王可言,他還有一個妹妹叫王可欣。他們生活在農村的一個還算是富裕的家庭裏。小時候的生活還算是幸福。王可言和王可欣他們兄妹兩個,從小感情就很好。
1997年香港回歸,這讓香港的電視和電影節目走進了大陸的千家萬戶。這個文化盛宴,也深深衝擊了王可言。也就是從這個時候,電視和電影藝術深深的植入了王可言的內心裏。這一年王可言十歲。從王可言十歲起,除了上學,就是在家裏,看電視了。
2005年王可言十八歲。他還是一如既往的喜歡看電視。每到暑假,寒假,星期天王可言總是窩在家裏看電視。不厭其煩的一遍又一遍的看著自己喜歡的電視劇。王可言的母親總是對王可言說:“你就知道在家裏看電視,你就不會出去和你的朋友玩嗎?”
王可言就回答自己的母親說:“沒辦法啊!我就是喜歡看電視,那又能怎麼辦呢?”
在06年的時候,王可言輟學,去學習電腦。在這一年裏,王可言學會了上網。他開始在網絡上搜索韓劇看。他瘋狂的迷上了韓劇。韓劇中的那些愛情故事,使他的愛情觀發生了變化。他開始相信至死不渝的愛情,也開始憧憬至死不渝的愛情,更開始幻想至死不渝的愛情。
也是在這一年裏他遇見了自己人生中的初戀。這個讓他愛的死去活來的女孩,成了他一生中的遺憾。王可言,開始寫小說的其中的一個原因,也是因為這個女孩。王可言寫的第一部小說,也是為了這個女孩寫的。
08年王可言從外麵打工回來。在外麵打工的生涯,讓王可言明白了一個道理,那就是:“不做自己喜歡的事,就是在浪費生命。”王可言就開始想自己喜歡什麼,毫無疑問那就是電視劇和電影了。而自己能為電視劇和電影做些什麼呢?那就是寫作了。讓自己寫的小說拍成電影和電視劇,這就是王可言,想到的唯一能和電影和電視劇,聯係到一起的點了。
這一年王可言21歲,王可言就和自己的母親商量說:“媽媽,我不想出去打工了。我想在家裏做點事。”
王可言的母親就問王可言說:“你想做什麼?”
王可言就回答自己的母親說:“我想在家裏寫作。”
王可言的母親就對王可言說:“什麼?寫作,你能行嗎?不要忘了,你隻有初中的學曆啊!”
王可言就對自己的母親說:“對於寫作,學曆什麼的,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要有好故事要講。”
王可言的母親就對王可言說:“你有好故事要講嗎?”
王可言就笑了笑對自己的母親說:“這天底下,沒有不好的故事,就隻有不會講故事的人。放心吧!母親,您兒子這十幾年的電視劇和電影不是白看的。請您相信您的兒子吧!這件事我一定要做。”
王可言的母親就對王可言說:“既然你這麼堅持,那我就暫時同意了。”
王可言就對自己的母親說:“謝謝您,母親。”其實在這個時候,王可言的家裏還算是富裕的。即使王可言不出去打工,也能維持家裏的生計
。
王可言再經過家裏人的同意後,就開始寫作了。王可言寫的第一部小說,是為她的初戀女友寫的,這是一部悲傷的愛情小說。這部小說,王可言寫了兩年。他在這部小說裏,傾注了自己的全部心血。王可言很有自信,自己的這部小說一定能火。一定能夠成功。
王可言就告訴自己說:“王可言,你距離成功,已經很近了。隻要你再往前走一步,就一步,你就會成功。”王可言就是懷著這樣的心情,將自己寫的小說發表在了網上。王可言滿懷憧憬的等待著,網上的自己的小說的消息。王可言的小說,沒有像王可言期待的那樣,引來一片掌聲,甚至就連對小說的評論都沒有。每天就隻有三十幾個點擊率。王可言的第一篇小說就這樣被淹沒在了成千上萬的網絡小說的洪流之中。
王可言的第一部小說失敗了,失敗的是那麼徹底。失敗的是那麼的幹淨利落。但是王可言並沒有放棄,還寫了激勵自己的話。(失敗,是我走向成功的動力,挫折,是我走向成功的階梯。我失敗的次數越多,我走向成功的動力,就會越大,我的挫折越多,我爬的就會越高。)王可言並沒有在這次失敗中,放棄寫作。而是深深的熱愛上了文學。也是從這個時候起,文學成為了王可言心中的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