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風兩袖朝天去,免得閭閻話短長。
——於謙
甩袖湯是一道家常菜,好做又好喝。可你知道此湯名的來曆嗎?
明朝著名政治家、軍事家於謙一生為官廉潔,從不奉承權貴。他由禦史、侍郎升至為兵部尚書,去北京任職時,他的好友們聞訊趕來祝賀,正趕上於謙吃午飯,便邀請大夥同進午餐。
眾人一上餐桌,便有人皺起眉頭,原來餐桌上隻有饅頭、米飯和炒青菜。見饃幹眾人實在難咽,於謙便讓人做碗雞蛋湯。湯端上來了,眾人伸勺欲舀,隻見清清的湯水中,漂著幾片蛋花。於謙用勺舀了一口湯說道:“孝奉餐桌之客,一隻雞蛋足矣。”眾人哭笑不得。
於謙即席作了一首《入京詩》:
絹帕麻菇及線香,本資民用反為殃;
清風兩袖朝天去,免得閭閻話短長。
眾人聽罷,均敬佩於謙的清貧廉潔,因而稱此湯為“甩袖湯”。
於謙一生為官勤政、愛民、廉潔,為人耿直、律己,他身居高官,卻始終保持著廉潔自律、生活儉樸的作風,體現了他質樸、剛正的品質。
“甩袖湯”給我們的啟迪是:廉潔自律重在言行一致,貴在身體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