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戰勝壞情緒才能見彩虹(1)(3 / 3)

慢下來,心會更寧靜,就能夠更正確地看待眼前的事物。慢下來吧,世界那麼大,又怎麼可能一一去經曆,不如暫時停駐在某一個風景,用心聆聽。有時候慢下來可以品嚐到最美好的味道,可以看到最動人的風景,可以體會最美的人生。要做到慢下來可以嚐試這種方式。

首先,任何事情都有一個過程,不要抱著“快點!快點!”的心情,這樣隻會讓自己很焦慮,很煩躁。越著急,事情越不容易成功。我們需要的是一種認真做事的態度,而不是要快的態度。質量才是我們做事的準則。

其次,堅持把自己分內的事情做完以後,就坐等結果。這個時候不要總有一種不可急不可耐的心情,隻有讓自己堅持一種無所謂的心態,才能成為一個淡泊的人,才能走出心急的困境。

最後,給自己一段時間去休息一下。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時間,不要總占用這些時間來為自己急切的心態付出代價。拿出一些時間去旅遊一下,讓自己什麼都慢下來,慢慢地走路,慢慢地吃飯,慢慢地用一種態度來看待這個社會,你會發現,慢下來以後收獲到的更多。

3.衝動是掌控情緒的大敵

衝動好像總是年輕人特有的東西,年輕的時候血氣方剛,眼裏容不下一粒沙子,遇到事情總是衝動得失去理智。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為自己的衝動吃了很多苦頭,所以我們越來越能平靜地對待身邊的人和事。衝動是魔鬼,這句話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但是在周圍環境的影響和自身情緒控製不好的情況下,就算已經不再是容易衝動的年齡的我們難免也會有衝動的時候,甚至於現在的我們衝動之下做出的某些事情是怎樣也不可挽回的。

衝動之下理智早已被拋到九霄雲外,控製自己的隻有滿腔的怒火,而在這種滿腔怒火的帶領下,做出的事便會是不出意料的糟糕了。

古有吳三桂“衝冠一怒為紅顏”的故事。話說當吳三桂領兵赴京朝見新主李自成時遇上了從京城逃出來的家人,吳三桂便問家人家裏是否安好,家人說是被闖王抄了,吳三桂心想等他到了京城闖王就會歸還他的家。吳三桂又問他父親是否安好,家人又回答說被拘捕了。吳三桂又想等他到了闖王自會放人。他又問陳夫人,也就是陳圓圓是否安好,家人回答說被闖王帶走了。此時,吳三桂勃然大怒,厲聲吼道:“堂堂大丈夫,區區一個女子都保護不了,還有何麵目見人!”隨後便掉轉馬頭回了山海關,並以明朝大臣的身份向昔日的宿敵多爾袞借兵攻打闖王。而最後,吳三桂衝動之下最終得到的是把大漢的江山出賣給了清朝的政權。

可見,無論你是多麼成熟穩重的大將,在衝動時做出的事總會影響到你的方方麵麵,甚至你多年辛苦得來的榮譽和名聲也會毀於一旦。所以說,要想掌控好自己的情緒,就必須把衝動這個大敵打到,你要戰勝的不是別人,而是自己,這相對於戰勝別人來說更加困難,因為自己某些與生俱來的東西是很難改變的。

麵對那些容易讓人怒發衝冠、血氣上湧的事情,我們更應該收斂自己衝動的情緒,這不但會讓自己冷靜地思考問題,更能體現出自己的涵養。我們所處的社會中,有涵養的人向來都能夠受到許多人的歡迎,這對我們事業的發展有著必不可少的重要作用。

朱熹《答徐子融書》裏就寫到,如看未透,且放下,就平易明白切實處玩索涵養,使心地虛明,久之須自見得。說的就是首先要看透那些所謂的惹你衝動的事情,因為有些事本質上是對你不利的,能夠做到看淡這些事,才能平和的麵對事情,也才能明白其中的利與弊。總的來說,就是“三思而後行”,衝動之前先思考是否真的有衝動的必要,還要想清楚對自己是否是好的。而隨著你這樣一次次的讓自己放下衝動用平和的心態麵對問題,你的心胸會變得豁達,你也會得到更多的對自己有利的東西,“三思而後行”,能提高自己的修養,能讓別人看到你成熟穩重的一麵,更能贏得別人的認同和讚賞。

我們已經不是那個能肆意衝動的年齡了,也許那時的衝動會讓你很懷念,但是那也隻能用來懷念。像所有的植物一樣,我們也應該在各個階段做著該做的事,該開花時開花,該結果時結果,該收拾自己的衝動的,就要好好收拾。我們要學會愛惜自己,要學會多為自己想想,因為那些愛著你的人,都隻是希望你能好好的生活。打敗另一個愛衝動的自己並不是那麼容易的,自己和自己的戰爭,需要更多的方法才能戰勝那個愛衝動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