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昏,迎來了一場久違的雨。
佇立陽台,長發輕揚,江風浸潤著薄薄的清涼,連日來浮躁的心緒慢慢地沉靜。攤開手掌,雨滴溫軟,一如夢裏寂寂的期許。
躺在陽台的搖椅裏,嗅著茉莉淡淡的幽香,微閉雙眸,聽雨淅淅瀝瀝。某段流年,在水意中慢慢地醒來,殘存的記憶碎片,若一幅幅水墨畫,畫裏的人和事,漸漸地鮮活,隨雨飄浮……
曾經,特別喜歡和迷戀一個小鎮。
那個小鎮,離大學校園近五裏路。小鎮坐落在淺緩起伏的山腳下,鎮前,一條江緩緩地淌過。
小鎮的街成“豐”字形,沿著“豎”型的街前行,可以通往江畔。
小鎮並不繁華,隻有幾家零落的家常館、冷飲店和茶吧,但緣於附近有兩所大學,每到周末,寧靜的小鎮便熱鬧許多。
小鎮的茶吧大多臨江而立,配以古樸的桌椅和陳舊的木格子花窗。窗外,一年四季,遙山淡水,鳥語花香。
我喜歡喝茶,喝茶可以養心、順氣。每每不開心的時候,我便獨自去茶吧,點一杯苦丁,找一個臨窗的位置,傻坐。
喜歡小鎮,還緣於有濤,濤是大學時的戀人。
那時,我們囊中羞澀,到了周末,去爬爬山、壓壓馬路,然後找一家便宜的家常館大吃一頓。而小鎮因為有山有水還有物美價廉的吃處,便成了我和濤常去的地方。
周末,我們在學校門口乘78路公交車到達小鎮。我們徜徉在小鎮的老街上,心緒寧靜而淡然。走得累了,我們就去江邊,躺在綿綿的草蔓裏,溫香軟語,或,談三毛、席慕蓉、徐誌摩、張愛玲……
有時,我們也暢想遙遙無期的未來,遐想畢業後在小鎮裏住下,開一間茶吧,悠閑自在地做生意,過那種醒來明月、醉後清風的日子。
那時,天空總是很藍,幸福也很簡單。
其實,我更喜歡雨中的小鎮。
蒙蒙的細雨輕輕地灑落在瓦礫上,濕濕的青苔流淌著歲月淺淡的痕跡。此時的小鎮,嘈雜中帶著些許安靜。行走在老街,有種強烈的歸宿感,偶爾,也滑過淡淡的感傷,隨了細雨輕風飛揚。
飄雨的日子,濤特別地疼我,怕我淋了雨後會感冒。濤撐著傘,輕擁著我,他的衣服到最後總是濕了大半。
和濤相愛三年多,也陪伴了小鎮三年多。
最後一次去小鎮,是初夏的一個黃昏。我們默默地走在老街上,誰也不說話。濤緊緊地拉著我的手,仿佛今生再也無緣牽手一樣。
我們靜默無語,直走到江畔。
那時,漫山遍野的綠濃得化不開來,有些不知名的花兒,若夜空裏的繁星在綠海裏流動。柔軟的江風夾帶著沁人的綠液,拂過麵頰,滑落的卻是滴滴清淚……
我是一個特別懷舊的人。濤離開後的日子,我常一個人去小鎮的老街,來回地走,尋覓舊時的花香,很長一段日子裏,躺在小鎮的記憶裏不願醒來。
去一次,傷感一次,伴隨一路的是孤獨和思念。
小鎮裏有太多的故事,每天,都有人在這兒牽手或分離。我和濤,還有許多人,都是老街匆匆而來又匆匆而去的過客。而小鎮默默地承受著愛情的分分合合與悲悲切切。
常常想,小鎮承載了多少的曆史滄桑,人間冷暖,它卻沒有人可以訴說,唯一能做的就是靜默地傾聽。或許,隻有那條江,會帶走小鎮的悲歡離合……
雨還在下。
不知是雨還是淚,眼角濕濕的。
陽台上的茉莉,潔白素雅,宛若青澀的花樣年華,散落的雨滴,溫潤而潮濕,若水樣的春愁,浸潤著淡淡的憂傷,思念碎落在時光裏,踩痛了一地花影。
心,淪陷在過往裏,尋找那些漸行漸遠、越來越稀薄的記憶,幻想著拉住些許遺失的溫暖。
靜靜地看著茉莉,青春若茂盛的花開,終有凋謝的一天,正如鮮花與果實,果實曾經是鮮花,但並不是所有鮮花都能成為果實。
有些花,開在旅途,有些愛,失去也是一種幸福。其實,幸福是一種感覺,隻有知道自己擁有的東西是多麼珍貴,才會明白自己原來那麼幸福。曾經的愛隨著青春一起散場,然,來時路上的點滴,糅和著美麗的孤獨,淡淡地芬芳。
流火一樣的七月,隻有記憶是潮濕的。一個人在緘默中行走,盤點微疼的青春,慢慢地明白:有些愛,就算走到了生命的盡頭,也將同青春的烙印深藏於內心,永不消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