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工作中,不管做任何事,都應該把它當作學習和個人成長的一部分,將每一件任務都作為一個新的開始,一段新的體驗,一扇通往成功的機會之門。無論從事什麼職業,無論身處什麼行業,搞清楚“你為誰工作?”這個問題,都是至關重要的。
能夠從日複一日的工作中發現機遇是非常重要的,盡管機遇所能帶來的短期回報可能很小,甚至微不足道,但是,我們不能把眼光局限在自己得到了什麼,而應當看到“我們能夠得到這個機遇”本身的價值。
——戴爾公司總裁邁克爾·戴爾
有一則在西方流傳很廣泛的故事是這樣的:
有人問三個砌磚的工人:“你們在做什麼呢?”
第一個工人沒好氣地嘀咕:“你沒看見嗎,我正在砌牆啊。”
第二個工人有氣無力地說:“嗨,我正在做一項每小時9美元的工作呢。”
第三個工人哼著小調,歡快地說:“你問我啊朋友,我不妨坦白地告訴你,我正在建造著世界上最偉大的教堂!”
也許麵對工作一些人會有一種莫名的煩躁,他們在工作中找不到絲毫的樂趣,也毫無創造性可言,甚至有種百無聊賴“簡直煩透了!”的感覺,這類人一般都是在應付工作,為了工作而工作;還有一類人是為了生活而工作,一天到晚就是為手中的那幾個錢而工作,甚至有一種“拿人錢財,與人消災”的感覺,毫無工作熱情可言。其實,工作就是一種使命,工作就是一種責任,我們隻要懷抱熱情,腳塌實地而科學有效的去工作,才能脫穎而出,才能從平凡走向偉大。
一個人的工作態度折射著他的人生態度,而人生態度決定一個人一生的成就。你的工作,就是你的生命的投影。無論是善惡還是美醜,這一切全都操縱於你的手中。一個悲觀者的眼中會經常的充滿沮喪、恐懼與黑暗;而一個天性樂觀的人,卻是對工作充滿熱忱的人,無論他眼下是在洗馬桶、挖土方,或者是在經營著一家大公司,都會認為自己的工作是一項神聖的天職,並懷著深切的興趣。生活中不要做沒有“驅動力”的人,隻為了工作而工作,為了生活而生活,要對工作充滿熱忱,不論遇到多少艱難險阻,都會像希爾頓一樣:哪怕是洗一輩子馬桶,也要做個洗馬桶最優秀的人!
工作首先是一種態度問題,是一種發自肺腑的愛,一種對工作的真愛。工作需要熱情和行動,不要埋怨生活,也不要抱怨工作,這一切都是你自己選擇的,並不是老板或單位領導的錯。老板沒有逼著你來他的公司上班,領導也沒有強迫你在他的手下幹。當初,是你主動應聘到了這家公司;或者,是你托了關係好不容易才擠進了這家單位。你所做的一切都是由你自己決定的,既然你選擇了就得為之付出自己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