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曲悠姐姐的手帕交,伯母喚我鳳俠即可。”
甜甜的笑容映起,再次暖了眾人的心。曲家女兒原本就少,此時,看到如此嬌俏甜美的姑娘,頓時心生了幾分喜愛。
“鳳俠快裏麵坐,今天整好是孩子的洗三,一會兒便留下來用餐吧。”韓氏走過來,輕柔地拍了拍安鳳俠的小手。
汪氏張張嘴,剛想提醒婆母,就見安鳳俠轉身衝她一笑,那原本想要出口的話,頓時咽了回去。
“如此,鳳俠便恭敬不如從命了。”
你到是會做順水人情,讓你留下就留下,也不怕飯菜有毒,在奪了你秦國公主的小命。曲悠撇撇嘴,那黝黑的眼底滿是不願。
除了身在軍營的楚鈺,曲家眾人已經全員到齊。下人把盛有以槐條、艾葉熬成湯的銅盆以及一切禮儀用品均擺在炕上,隨後,福祿雙全的婆子把孩子往出一把,這‘洗三’便正是開始了。
曲悠打頭往盆裏扔了一個金錠子,安鳳俠隨後朝盆裏扔了個翡翠鐲子,大伯母放了十兩的銀棵子,二伯母放了小玉佩,眾人陸陸續續的往盆裏添置著東西,直到盆中清水溢出,方才停了下來。
添盆結束後,兩個婆子各自拿起棒槌往盆裏一攪,說道:“一攪兩攪連三攪,哥哥領著妹妹跑。七十兒、八十兒、歪毛兒、淘氣兒,唏哩呼嚕都來啦!”說完,這才開始給孩子們洗澡。
孩子猛然受涼,頓時嚎啕大哭了起來。
曲悠有些心疼,剛想出言嗬斥婆子,便被汪氏拽了出來。“小悠別亂來,這叫‘響盆’。”
響盆?曲悠疑惑的轉頭,電視上沒演,她也沒聽過啊。
“你啊,等你有孩子的時候就知道了,這孩子哭啊,不但不犯忌諱,反認為吉祥,謂之“響盆”。”汪氏慢慢的給女兒解釋。
兩個婆子似乎沒有收到影響,她們一邊洗,嘴裏一邊念叨祝詞,“先洗頭,作王侯;後洗腰,一輩倒比一輩高;洗洗蛋,作知縣;洗洗溝,做知州”。隨後,用艾葉球兒點著,以生薑片作托,放在孩子的腦門上,象征性地炙一炙。隨後又給孩子梳頭打扮一下,說道:“三梳子,兩攏子,長大戴個紅頂子;左描眉,右打鬢,找個媳婦(女婿)準四村;刷刷牙,漱漱口,跟人說話免丟醜。”用雞蛋往孩子臉上滾滾,再次說道:“雞蛋滾滾臉,臉似雞蛋皮兒,柳紅似白的,真正是愛人兒。”洗罷,把孩子捆好,用一棵大蔥往身上輕輕打三下,說:“一打聰明(“聰”與“蔥”諧音),二打靈俐。”隨後把蔥交給了大伯父和大伯母,叮囑他們要把蔥扔在房頂上,小孩將來必然聰明絕頂。
曲悠津津有味的看著,心裏想要知道,這兩個婆子還會有些什麼招數。
隻見,兩個婆子再次拿起秤砣比劃幾下,說道:“秤砣雖小壓千斤,舉足社會與家庭。拿起鎖頭比劃三下,說道:“長大啦,頭緊、腳緊、手緊”。再把孩子托在茶盤裏,用本家事先準備好的金銀錁子或首飾往孩子身上一掖,說:“左掖金,右掖銀,花不了,賞下人”。最後用小鏡子往孩子屁股上一照,說:“用寶鏡,照照腚,白天拉屎黑下淨”。最後,把幾朵紙製的石榴花往烘籠兒裏一篩,說道:“梔子花、茉莉花、桃、杏、玫瑰、晚香玉、花瘢豆疹稀稀拉拉兒的……”
這一套下來,把曲悠弄了個暈頭轉向,待她捋出頭緒後,方才轉頭繼續看了下去。
添盆結束後,兩個婆子把娘娘碼兒、敬神錢糧連同香根一起請下,隨後送至院中焚化。一個婆子用銅筷夾著“炕公、炕母”的神碼一焚,說道:“炕公、炕母本姓李,大人孩子交給你;多送男,少送女。”然後,把灰用紅紙一包,壓在炕席底下,說是讓他(她)永遠守在炕頭,保佑大人孩子平平安安。隨後,即向曲家眾人請安“道喜”。
“好,賞……”曲悠豪氣的大笑。
下人端著紅色的茶盤,上麵附著一百兩銀子,兩個婆子各自五十兩。
“多謝夫人,多謝夫人。”道謝後,各自收入荷包。
洗三結束了,曲悠讓人把兩個婆子送出了王府,臨走前,婆子們把“添盆”的金銀錁子、首飾、銅子兒、圍盆布、當香灰用的小米兒、雞蛋、喜果兒、撒下來的供尖兒——桂花缸爐、油糕……一古腦兒全部兜了去。
曲悠看著幹淨的桌案不由的苦笑出聲,這洗三的婆子也太賺錢了吧,真是讓人忍不住心動啊。
“來來來,儀式已經結束,我們自去用飯。”韓氏走過來,拉起了安鳳俠的手。
“多謝奶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