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意旅遊是新經濟時代旅遊消費升級的必然產物。在中國經濟進入轉型發展的關鍵時期,對創意旅遊的研究,要跳出旅遊的傳統範疇,站在國家戰略高度,賦予旅遊發展以時代意義和內涵。

首先,中國巨大的消費市場已經成為激活中國經濟的主要驅動力,旅遊業正在進入國家戰略層麵,成為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市場風向標。創意旅遊研究思路一是要從擴大內需、推進產業結構調整和現代服務業升級的國家戰略性產業高度研判;二是要從中國經濟新的增長點和國民經濟支柱產業的旅遊戰略目標,去解讀創意旅遊的戰略地位,尋找創意旅遊發展的啟動引擎和產業功能提升的契機。

其次,當今世界,經濟競爭已經轉化為文化競爭。文化作為人類創造力和智慧的結晶,在知識經濟時代,被視為能給經濟帶來高附加值、高成長的核心資源。創意旅遊研究思路是要站在國家文化綜合競爭力角度,以旅遊為紐帶,重構文化消費平台,以體驗經濟重整產業鏈發展模式,以文化精髓重塑區域特色經濟和國家軟實力形象。

基於上述研究思路,本書把理論研究和實證研究相結合,研究框架分為五大篇十一章。第一篇創意旅遊新思維,以理論研究為先導,闡述了創意旅遊的基本概念、特征和發展模式。創意旅遊的概念,是以滿足旅遊多樣性消費、為遊客創造價值為目的,挖掘地域獨特文化資源、產業資源、社會資源,進行創意設計、加工、整合、創新,形成獨特性的旅遊產品和旅遊服務,進而輻射相關產業,帶動區域經濟和社會文化發展的經濟活動和經濟係統。它具有文化性、創新性、獨特性和盈利性特征。其發展理念在於要素配置高於資本投資,價值挖掘高於價格競爭,創意集成高於功能組合。

創意旅遊柔性化發展模式是指在消費經濟主導下,以個性化旅遊消費需求為導向,通過產業融合,變革產業組織方式,突破旅遊資源瓶頸、產業瓶頸,重塑旅遊價值鏈體係,形成具有適應動態環境的應變能力、學習能力、創新能力和競爭合作能力等特征的新型旅遊產業發展模式。創意旅遊的低碳化發展模式是以保護自然、維護生態平衡、倡導低碳生活、培育低碳市場為己任,立足於低能耗、低排放、低汙染的綠色旅遊開發,加快低碳技術的廣泛應用,促進城市發展方式轉變,推進經濟社會向低碳和循環方向變革、升級的一種可持續的旅遊產業發展模式。從第二篇開始進入實證研究係列。第二篇文化創意旅遊,主要通過2010年中國上海世博會永久性場館——演藝中心規劃研究,以及上海中華人文藝術博覽園的前期規劃方案研究,將文化演出、文化展示等文化功能與創意旅遊有機結合,形成集文化演藝、文化創意、藝術展示、時尚休閑、生態體驗、商業服務於一體的文化消費中心和具有產業集聚、產業帶動、產業輻射的新型文化創意旅遊載體,引領文化消費時尚,加快文化產業發展,提升上海都市旅遊產品能級,建立上海創意之都和海派城市品牌。創意旅遊在城市化進程中還具有推動小城鎮改革試點、破解城鄉二元結構、實現城鄉統籌、保障失地農民可持續發展的社會功能,實現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高度統一。

第三篇主題產業創意旅遊,重點通過浙江諸暨珍珠產業和河北遷西板栗產業的主題產業創意旅遊研究,探索主題產業創意旅遊的五大發展模式。一是價值模式,即通過地域特色文化與主題產業對接,用創新的思維和手段對珍珠和板栗的產品元素加以文化時尚表達和旅遊功能開發,挖掘遊客精神消費的心靈需求,超越珍珠和板栗物質消費的有限性,開創體驗、娛樂、情趣等精神消費的無限價值空間。二是資源模式,即依靠智力資本的創造力,將珍珠、板栗產業文化化,由產業資源轉變為豐富多彩的旅遊吸引物,衍生出無窮的新產品、新功能、新業態和財富創造的新機會。用全新的方案對傳統旅遊資源進行創意活化,不斷更新,破解自然景觀資源不足、稀缺等旅遊供給約束的難題,為無旅遊稟賦的產業注入創意活態資本,開發地域文化的旅遊功能和時尚魅力,形成與眾不同的獨特性、差異性、永續性和自我再生性的旅遊產品係列,拓展主題產業的發展空間。三是市場模式,將珍珠、板栗主題產業的交易平台,創意為旅遊消費集聚平台,以多元化的旅遊消費需求推動珍珠、板栗產業鏈技術改造和產品創新,提高產業標準的話語權,形成獨具特色和個性化的競爭優勢,改變一般市場產品同構引起的價格競爭,開啟主題產業差異化發展的藍海。四是產業模式,在旅遊市場導航下,以珍珠、板栗主題產業的旅遊消費集群帶動產供銷及配套服務業集群,以主題產業創意旅遊的產業集聚、輻射和放大效應,推動主題產業鏈的重構,並在三、二、一產業間聯動發展。五是品牌模式,挖掘珍珠、板栗主題所蘊含的地域文化、特色經濟、生態環境的豐富概念,通過旅遊對珍珠和板栗的主題創意和文化整合,架構區域特色經濟,重塑文化的經典、旅遊的天堂,創造城市無窮魅力,形成難以複製的城市品牌,實現主題產業有形價值和城市無形價值的交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