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卷 第一章 熒惑守心(1 / 2)

“熒惑守心,是如此麼,可為何又紫微星耀呢?難道。。。嘿嘿,是福是禍誰又說得準呢”一老者獨坐於山頂涼亭喃喃自語,方桌上,一支筆,一壇酒。

深夜,地望城,金碧輝煌的大殿內。

“司天監,你來告訴我,這熒惑守心之象可有解法?”說話之人,言語頗具威嚴卻有著無法掩飾的擔憂。

四十歲出頭的袁天罡,自任司天監一職以來,掌觀天象,算節氣,製曆法之職,前幾日夜觀星象,推算出似乎要有大事將臨,果不其然,時至今日出現了熒惑守心之象。

古時,熒惑守心,與自然災害、帝王生死所關聯,實乃大凶之象。作為地望城的城主,當今天下第一人,並未稱帝,卻與帝王無二。若在自己治下出現天災,無非是開壇祭天,降罪於己,對天說自己做得不夠好,希望老天爺不要降災於百姓雲雲,昭告天下,以慰民心。所以就算天災降臨,在百姓麵前做個樣子,說不定還能取得奇效。怕隻怕第二種,嬴政,作為地望城城主,四方雖仍有外患,但對內卻是勵精圖治,風調雨順,萬民興安。正值壯年,如若就此隕落,他不得不怕。也不知道是怕對不起天下,還是他真的怕死,總之得到熒惑守心之象消息的第一時間,就派人急忙將司天監袁天罡請入紫薇殿求解。

袁天罡也知嬴政請他入殿所為何意,當下道:“回城主,熒惑守心之象並沒有解法。”

嬴政難掩失落,道:“熒惑守心之象無解法我也明白,可到底是上天責罰,還是。。還是帝星隕落,司天監你可有算出?“

“回城主,雖有熒惑守心之象,但紫微星顯,若城主能。。。”

嬴政急忙道:“能什麼?司天監你但說無妨。”

“若城主能撐過去,自當身披黃袍”

嬴政回過頭去,背手仰天喃喃自語“身披黃袍。。。紫微星顯,紫微星。。。紫薇殿”像是想到了什麼,他回過頭來對袁天罡道:“今日之事我已然了解,如此深夜還勞煩司天監,真是辛苦您了。”

“為城主排憂解難乃司天監之本職,為黎民百姓觀天解惑亦乃司天監之天職,雖苦亦不敢所脫啊”

“司天監所言甚是,今日事已畢,您先退下吧,我會派人送你回府的”嬴政微笑道,這是連日來,難得的笑意湧上心頭。

“謝城主”

三日後,天宗宗主姬昌崩於臥榻,遺有《易經》。姬昌之子姬發繼位。

與此同時,在離地望城不遠的一座喚作金山的山上,有一道觀,名為銀海觀,有一人醒了過來。

香煙嫋嫋,但不知道為什麼,是山的名字不對,還是道觀的名字不對,又或者兩個都起錯了,並沒有對應著金山銀海的名字,上山的人少得可憐,自然道觀的香火也就少得可憐,而所謂的香煙,其實隻是柴房燒飯的火煙而已。也虧得銀海觀來的人少,此時除了正在柴房做飯的兩個年方十二、三歲的道童之外,而比他們年齡小一些大概七、八歲的道童正在道觀一隅的廂房中照看著躺在床上的人。

躺在床上的人年紀不大,十七、八歲的樣子,身上披著素色道袍,幹淨,合著樸實卻大氣,按照現代的說法這人應該是個有涵養的文化人,若在此時,看起來和普通人穿著無異,倒像是個公子哥了,但實際上卻是個道士。不過,並沒有像床邊的道童那樣挽著一個道髻。

小道士見床上的人睜開了眼睛,急忙道:“法海師叔,你醒了?法海師叔?”同時又朝著房門外大聲喊去:“清風,明月,快去把師父叫來啊,法海師叔醒了!”

聽到小道士的叫喚,柴房裏頭正在燒飯的兩人停下了手中忙著的活,叫做清風的小道士對另一個小道士說:“明月,你去把師父叫到法海師叔的房裏吧,我去和明雲一塊照顧師叔,快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