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卷 第一章鄉村少年(1 / 2)

清晨,太陽冉冉的升起,照耀‘著初春的大地。給魏國邊陲這個寧靜的村莊增添了無盡的光彩。

微風輕輕地吹過,吹的山中的花草樹木搖搖晃晃。

此時,在這山上有一個約十三四歲的少年,肩上扛著一顆碗口粗的幹鬆樹,正向山下走去。

這少年長的濃眉大眼,皮膚略黃;身子單薄。身上穿著件寬大而又破舊的藍色衣衫。腳上拖著一雙露出大腳指的黑色破布鞋。

這少年姓趙名平,小名寶兒。是山下趙莊趙雲鵬的兒子,也是家裏最小的一個。

趙平的父親趙雲鵬在趙平十歲那年,夜間上山打獵,追趕受傷的野豬,失足掉下了山涯;摔成了瘸子,

姐姐趙霞因為父親殘廢,母親鍾氏常年體弱多病,幹不了什麼活;弟弟又小,隻能去給李家莊大財主李一林家做長工維持家用。

趙平的家,三間破舊的土壘房子,房的屋頂是由半瓦半稻草鋪蓋而成,泥牆因為年代已久,隨處都是裂開的縫隙。屋外的陽光從裂開的縫隙照射進來,射在了屋內正在心煩抽著幹煙的趙雲鵬那蒼白的臉上。

右手揉了揉眼腈上的少許淚晶,不知道他的淚晶,究競是逆風的煙所薰的,還是對自己這一生的無奈所感而出的。

嘣!嘣!嘣!

“寶兒,別劈了;吃了粥再劈吧!

寶兒的母親,兩手端著飯菜放在屋內的桌上。

趙平放下手上的幹鬆樹,雙手邊擦汗邊說道:

“娘,姐姐什麼時候回來呀?”她都有一個多月沒回家了。

寶兒的母親,一個約三十七八歲,滿臉病容的中年女子,右手夾鹹菜的筷子停頓了下,雙眼滿懷擔憂地道:

“上次回來時,我看她好象有什麼心事?問她吱吱唔唔的,不願說,等下吃了飯你去趙老爺家問問,看看是不是出了什麼事情?”

趙平端著飯碗,拿筷子的右手用力撥了幾口,邊吃邊說道:

“娘,我劈了那兩顆幹鬆樹,就去趙老爺家。前幾天我聽小武說幹柴漲價了,我順便挑一擔去賣,換幾個銅板給您去鎮上抓幾服藥。您的藥都斷了兩天了,昨天晚上您又開始咳嗽了。”

寶兒的母親怔了下,放下手中的碗筷,臘黃的臉對著趙平長歎了一聲說道:

“為娘的咳嗽也不是一天兩天了,死不了,別浪費錢抓藥了。還是去李家莊那換點米吧!家裏的米隻夠明天的了。那還是你姐姐在李家做長工,提前領了半年的糧換回來的。”

趙平放下手中的碗筷,從登子上站了起來,兩手放在吃飯的桌上;雙眼望著自己的母親大聲的說道:

“娘,藥是一定要抓的,李郎中說您的病是肺內積痰大多引起的,夜咳的厲害,按他開的方子,堅持吃一個月的藥就可以治好,您現在都吃了二十多天了,再抓幾服藥吃就能治好你的咳嗽了。”

寶兒的母親抬頭望向李家莊的方向,深深地吸了口氣。輕輕的說道:

“寶兒,時間不早了,早點去李老爺家看你姐姐。對了,寶兒,賣柴的錢除了換點米,還要稱點鹽回來,家裏的鹽也快用完了。千萬別去鎮上抓藥。”

裝完柴正在綁繩子的趙平,滿臉無奈的嗯了一聲。站起來拿著扁擔說道:

“爹,娘,我走了,在家一切小心。”

趙平挑著幹柴,朝李家莊方向走去。

李家莊,位於趙莊之東,離趙莊僅十裏之路,兩麵環山。中間一條有點彎曲的山路一直向外廷伸,山路旁邊是一條窄窄的小溪,幾十戶人家分散在河的兩邊。

李家莊,也是方圓幾十裏有名的富人村莊。

全村四十六戶人家,有三十幾戶是財主或地主,有幾戶人家還把生意都做到了魏國的雲州。剩下的十幾戶也都是家庭殷實,小康之家。

富人多的地方,自然就有商機。所以附近幾十裏的商販都會每隔一天,從各個地方雲集李家莊,在李一林府前那大草坪上,擺灘販賣自己的東西。

久而久之,這塊草坪自然的形成了一個小小的集市。

李一林的家座落在李家莊南邊的一塊空草坪邊上,是一幢青磚黑瓦三進式的庭院。

此時此刻,李一林正坐在家中的大廳內,蹺著二狼腿,悠閑的抽著水煙,喝著茶。

李一林,一個約莫五十多歲,長滿麻子,一臉橫肉的小老頭,一雙精明光亮的小眼睛,正色迷迷的盯著前麵端茶向她走來的一個少女。

這少女看上去十六七歲,穿著一件粉紅色的衣衫,一頭黑亮的頭發,束了兩個小辯子直放胸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