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軍

小米董事長&;CEO

金山軟件董事長

劉潤先生的這本書從戰略的高度很透徹和深入地剖析了互聯網帶給傳統企業的機會與挑戰,我向所有向互聯網轉型的傳統企業推薦《傳統企業,互聯網在踢門》,它能幫助大家看懂互聯網思維。我祝願大家都能擁抱互聯網,擁抱這個大變革的時代,獲得成功!

俞敏洪

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

董事長兼CEO

其實,劉潤通過本書中大量的案例就是想告訴大家:互聯網的本質,就是連接一切,消除距離,並由此衝擊一切基於信息不對稱的商業模式,把選擇權真正交回到用戶手中。在這樣的大變革中,對於傳統企業,他提出的問題確實值得深思:我們到底做產品,還是做平台?什麼才是我們真正的優勢?一切互聯網的優勢,都是效率的優勢;一切傳統企業轉型的問題,最後都是組織的問題。推薦給所有傳統企業的管理者認真閱讀、思考。

陸雄文

複旦大學管理學院院長

劉潤先生是個很好的營銷專家,其實他不需要我這個營銷教授給他的書寫推薦,他實際上是給我機會,讓我更好地來錘煉我的互聯網思維。這本書不僅為傳統企業如何轉型觸網提供了豐富的建議,也給從事管理教育的我帶來了許多啟發和新的思考。雖然劉潤在書中所講的我並不全都認同,因為就像互聯網所帶給我們的一樣,我們都會受到曆史的局限,但在方向上、趨勢上,我們不得不傾聽劉潤的聲音。

蔣昌建

複旦大學博士

《最強大腦》主持人

此書的意義並不在於讓企業認識到如何搭上互聯網這個技術班車,而是要登上互聯網思維的航船。如果說互聯網生存已經成為消費者的生活方式,那麼互聯網思維則是這個時代企業是否具有可持續性生命的表征。互聯網思維的本質說到底,就是信息均衡分配基礎上的市場民主思維和創新與營銷能力不均衡分布基礎上的市場集中思維相結合。傳統產業如何將互聯網思維轉化為企業運營的具體實踐,正是此書力圖回答的重要問題。劉潤是否是破解傳統產業互聯網升級改造之謎的“最強大腦”呢?開卷必見分曉!

拿到書稿,通讀一遍,我的第一感覺是,這本書適用於從事傳統行業的讀者,他們中可能有許多人,在麵對互聯網大潮的衝擊時,感到迷茫、失落,甚至恐懼。

以前與互聯網企業家和傳統行業企業家來往,感覺他們之間最大的不同,是前者從來不關心宏觀經濟,什麼GDP、CPI、PMI、貨幣政策、外貿出口等,而這卻成為後者整天刷屏的規定動作。在過去的兩年,以互聯網為代表的“新經濟”,開始與中國的“舊經濟”分道揚鑣,這體現在資本市場上,也體現在實體經濟中。中國經濟處於減速通道,傳統行業陷入困境,而互聯網公司卻加速發展,一片繁榮。

更為明顯的是,互聯網開始顛覆傳統行業,並且以比美國更加迅猛的態勢衝擊著經濟,甚至產生了一些破壞性。由於中國經濟在很大程度上還沒有建立起完整的市場經濟體係,國家仍然幹預和壟斷著經濟命脈,互聯網公司高度競爭、快速創新、猛烈顛覆、前赴後繼,傳統行業如何應對,一時間令人猝不及防,也顯示出中國經濟麵對“破壞性建設”的脆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