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卷 第一章 我要上山去(1 / 2)

第一章我要上山去

“若不是家裏實在是揭不開鍋了,誰願意賣自家的兒子啊。掌櫃的,這幾年,年年征戰,到處都有饑荒,我們這些人口販子也不好做生意啊。”

襄州一處客棧裏,一個人口販子正帶著一個麵黃肌瘦的孩子在跟客棧掌櫃的討價還價。這個孩子是被從巴蜀賣到襄州來的,年紀到了八歲,家中父母還沒給他取名字。家裏兄弟有八個,陸陸續續都餓死夭折了,隻剩下他一個,本想好好養大,沒想到官老人收了地,牽走了牛,家中唯一的營生也沒了。父親想著,若是賣了他,家中還能有幾兩銀子,這小子日後進了別人家也能過上安生日子,就算是做工去,也能討上一口飯吃。

一家人思來想去,含著淚把孩子托付給了鎮上的人口販子。人口販子一路從巴蜀問到了襄州,一路上都沒人願意養了他。宋朝連年戰亂,百姓已經是無暇再顧及其他人的日子了,甚至是大家府邸,都不再收下人。人販子本想到了荊湖就把他丟給乞丐們,也算是讓他有個地方落腳,但這一路上不知怎麼的,就對他有了些感情。在荊湖停留了三日,人販子咬咬牙,又帶著他去了襄州,想要再試一試。這幾日,就到了這緣聚客棧。

.

“去去去,我們這不要人了,買不起!”掌櫃的聽人販子說了這麼半天,還是沒有要收留孩子的意思。

人販子講得口幹舌燥,一時間也上了頭,怒道:“今天我就把這孩子扔你這了,錢我也不要了,隻要你們日後給他留一口飯吃,我就當虧了這筆生意!”說完就甩手而去。

掌櫃的一看,白撿了一個做工的小童,心中自是開心,連忙吩咐店中小二帶他換洗一下領去了後廚。走之前,掌櫃的好聲沒好氣地跟孩子說:“小子,你要知道,我們收留你,不是讓在這吃白飯的。今兒個起你就跟著陳三兒去後廚,學個墩子,要是做得不好,明兒就扔了你,讓你去荊湖跟那些乞丐過日子。哦,對了,你有沒有名字?”

孩子看著掌櫃,不敢說話,隻是搖了搖頭。

“那從今兒起,你就叫六子了。”

.

在襄州待了一個月,六子連個蘿卜絲都還不會切。掌櫃的天天揍他,罵他是個不長記性的狗東西,隻會吃飯,連刀都不會切。陳三兒偶爾會偷偷給六子的菜裏放點客人剛棄了的飯菜,但大多數日子,六子吃得都是飯店裏餿了的糟糠,掌櫃的說六子就是個蠢貨,下賤的命就隻能和五子吃一樣的東西。

陳三兒告訴六子,五子是掌櫃的養的一條狗。確切的說,是掌櫃的養死的第五條狗。前四個都是掌櫃的真心喜歡逗弄的,可惜客棧不景氣,養不活他們。後來客棧客人多了,掌櫃的養了第五條狗,叫五子,那個時候,掌櫃的已經不喜歡狗了。五子的死,是因為長大了吃得太多被剁成了狗肉,成了掌櫃的口中的下酒菜。六子聽後,點了點頭,又歎了口氣。

六子偶爾會想起在巴蜀的日子,曾經自己家中也有些家當。戰爭開始前,自己和哥哥們偶爾還會在鎮子打鬧嬉戲,也有小姑娘在壩子上放風箏。那個時候,六子還覺得自己活著。後來契丹人打過來了,朝廷收了六子家的糧食,又收了牛,最後連房子都快收了。六子在家常聽到父母的歎氣,說是這日子沒法過了,朝廷的征稅一年比一年高。大哥、二哥死在了北邊,三哥、四哥、五哥還沒長成就餓死了,六哥被賣去下了礦,礦山塌了砸死了,七哥被官兵推下了河。那個時候,六子覺得他跟著哥哥們一起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