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的逆襲:互聯網思維下的“神話”

這個時代真的不需要變化嗎?現在連操作係統都在變,行業遠沒有得到充分競爭。我相信喬布斯發明了新手機時代,但還有很多新的東西會出現。

——小米公司董事長 雷軍

小米手機從誕生至今,不斷在顛覆和刷新著互聯網公司與手機製造商的經營理念。一家創業公司,在短短幾年就受到數百萬粉絲的瘋狂追捧,在智能手機關注熱度榜上穩居前列,它已經成為萬眾矚目的耀眼的明星,成為一個奇跡和“神話”。

小米手機究竟有著怎樣的獨特魅力,能在短短數年時間紅遍世界,它究竟又有什麼法寶能與蘋果、三星等眾多手機巨頭相抗衡?小米手機又憑什麼在手機市場獨領風騷?小米手機到底成功在哪裏,到底贏在何處?

從表麵上看,小米的崛起是個偶然,借助於一係列宣傳攻勢和粉絲效應。但商業的成功從來就沒有偶然,偶然得來的也隻能是商機,如果沒有抓住,也無法取得成功。也許每個手機品牌都有成為下一個喬布斯的夢想,而在實現夢想的過程中,小米卻真正用互聯網思維引領了這個時代,這也是其成功的原因所在。

雷軍認為:“互聯網思維不是工具,而是觀念。”小米公司從創立到整體的運營,可以說是一家純粹基於互聯網思維的公司。早在小米創立之初,雷軍就和團隊達成了一個共識:小米要同時涉足硬件、操作係統、互聯網應用三個層麵。在當今的手機市場中,唯有將這三者完美結合,才有可能把整體的體驗做到最優。小米公司從創立之日起就成為很多公司模仿的對象,但還沒能超越它,這也得益於它的這種思維,它的模式顛覆了傳統手機公司的模式。

首先,小米用“參與式營銷模式”顛覆了傳統營銷模式。互聯網一頭聚集著引領企業創新的客戶需求,另一頭則是實現這些需求的解決辦法。小米選擇了更徹底的互聯網模式:充分聽取用戶聲音,快速試錯,快速迭代。雷軍說過:“我們做手機不是說想把什麼帶給用戶,而是用戶需要什麼,我們把它做出來。”在產品開發過程中,小米廣泛地邀請用戶成為設計參與者,他們在新產品的功能定位和產品測試方麵起到了重要作用。“參與式營銷”既讓用戶獲得了參與感和尊重感,也使小米的產品獲得了不斷更新,更能滿足用戶的需求。

其次,小米的成功靠的是對“口碑營銷”的有效利用。“口碑營銷”有其精準性、互動性的特點,而且在輿論監督和降低組織成本等方麵具有明顯優勢。小米成功的核心要素也在於用“口碑”進行產品研發和營銷。小米依靠“超出用戶預期”的口碑營銷金律,迅速建立了自己龐大的粉絲群體,讓口碑借助強大的粉絲群體進行廣泛而有效地傳播,這樣不僅是把產品賣給用戶的一瞬間讓用戶尖叫,更重要的是用戶用後覺得好,願意推薦。

再次,小米在渠道建設和成本控製上也可以說是顛覆了傳統模式。他沒有社會渠道,沒有體驗店,沒有廣告,用互聯網來銷售,直接麵對終端消費者,省掉所有中間環節對利潤的吞噬;它沒有庫存,沒有生產線,沒有固定資產投入,隻是在研發和電子商務和物流部分需要投入,可以說小米的運營成本很低;它的產品種類很精簡,不做高端和低端產品,不搞“機海戰術”,這樣使研發成本和物料采購成本都很低。基於此,使得小米產品相比同等配置的產品,價格上更有吸引力。

第四,邊緣中心化管理也是小米管理創新的優勢。小米結構扁平、層級少,對一線員工充分放權,以客戶導向讓邊緣中心化,因此員工可以通過關注客戶的需求而直接決策,無需等待上級指令。“快速反應”在互聯網時代是公司致勝的重要元素。

當然,不管采用什麼形式的營銷模式和管理模式,一個企業沒有過硬的品牌在如今也是很難成功的。消費者為何願意放棄傳統的購買習慣,還未曾看到並體驗過產品,就直接在網上下訂單?這是源於消費者對小米品牌的信任。小米的競爭核心應該是品牌,因為品牌能帶來溢價,隻有建立品牌才能讓大家脫離價格戰的低端競爭漩渦。小米產品受到數百萬狂熱的米粉的追捧就是明證。

企業的運作模式,甚至是整個社會的分工和生活方式,是生產工具,但更核心的是思維工具。在互聯網高速發展的今天,信息交互、知識分享的互聯網思維正在改變著傳統產業。就像雷軍說的那樣:“這個時代真的不需要變化嗎?現在連操作係統都在變,行業遠沒有得到充分競爭。我相信喬布斯發明了新手機時代,但還有很多新的東西會出現。”

讀懂一家企業就能讀懂商業發展的真諦。可以說,一個企業輝煌的發展曆程遠比企業本身更值得關注!從小米身上,我們將讀到新一代互聯網創業者乃至更多企業的發展經曆,得出普適性的意義。這也是本書帶給讀者的終極目的!通過本書,我們將為您揭密小米成功背後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