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夜西方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
天空灰灰蒙蒙,太陽不知道躲到什麼地方去。已經是初冬時節,然而整個京城沒有一點風,讓人感到非外的壓抑。
在紫禁城裏人的,更是覺得氣氛的壓抑,人人如臨大敵般。昨天,大清帝國的第十一位皇帝,清德宗愛新覺羅?載湉,光緒帝駕崩。今天,躺在儀鸞殿裏,主宰大清帝國近半個世紀的老佛爺,慈禧太後也如風中殘燭,隨時都要會熄滅。
這幾年來,大清帝國的子民總是生活在不安和焦慮中。朝上,如李鴻章、榮祿等重臣要將一個接一個的去世;野外,革命黨人風起雲湧,起義不斷。更兼是世界範列強一直都是虎視眈眈,準備著隨時衝進來狂撕狠咬,特別是俄國和日本,早已經是陳兵邊上,張牙舞爪。
儀鸞殿內站滿了朝中王公大臣,人人神色凝重,不敢隨意說話,更是不敢隨意走動。因為他們都知道老佛爺今天會作出一些驚人的決定。此時,寂靜的大殿裏忽然響起一個娃娃的哭聲,但見一個頭戴小紅帽子,身穿一身黃袍,看樣子隻有兩三歲的小男孩在一個宮女懷中左搖右伸,邊哭邊並不斷地叫著:“我要吃奶奶,我要吃奶奶……”
此時,躺在床上的老佛爺今天的精神特別的好,但她心知,這隻不過是回光返照。在後堂聽到娃娃的哭喊,她皺了皺眉頭,低聲道:“小李子。”“在”,守護在旁邊,老佛爺身邊第一紅人李連英馬上應到。“老佛爺有何吩咐?”“傳乳媽王焦氏,安撫好小主子。”“嗟!”
原來那娃娃不是別個,正是昨天才被抱入宮,即將成為大清帝國第十二位君主的愛新覺羅溥儀,現在還不足三歲。
在娃娃的哭喊聲停止後。老佛爺才慢慢地道:“小李子,各王公大臣都到齊了吧。”
“回老佛爺,都到齊了。現在都在殿堂下恭候著。”
“好,扶哀家出去。”
“喲,老佛爺現在最需要的是好好休養,不宜走動,宣召他們進來就行了吧。”
“不用著,哀家知道自己的事。你照著辦就是。”
“嗟!”
老佛爺深知今日大限將至,因此想做最後一次垂簾處政,君臨天下。
大殿內,鴉雀無聲。小皇帝吃飽奶後,不吵不鬧,靜靜地,好奇地看著神色沉重的眾人。
老佛爺一身盛裝,端端正正地坐在上麵。她看了看下麵的王公大臣,又望了望獨個自玩著的小皇帝,心裏不禁有一些惆悵。遙想當年,雖然同治、光緒二帝沒有什麼特出才能,但朝下能人輩出,曾國藩、左宗棠、李鴻章、憎格林沁等,個個都是能獨當一麵的大員,令大清帝國中興。現在除了久病多弱的張之洞,朝中一時未見有突出之人。此刻,往日的景象如西洋畫一般在腦海裏飛快而又清清楚楚地閃過:17歲選秀入宮,19歲晉封懿妃,21歲生同治帝,第二年成貴妃,四年後鹹豐皇帝在熱河駕崩,兒子載淳登基,她成為皇太後,隨後她與恭親王奕訢發動辛酉政變,清除顧命八大臣,然後垂簾聽政,開展君臨天下……
過了好一回,她的思緒回到眼前,目光再回落到小皇帝身上。隨後老佛爺歎了一口氣,心裏想:是不是女人真的不應該聞政呢?
殿堂內的眾臣這刻大氣也不敢多喘,誠惶誠恐地等著。
“今日哀家召眾愛卿到來,不多說眾愛卿也知道是什麼回事,哀家就要去見先皇,臨行之時,還有諸事未了。”
說到此時,殿內眾大臣不由騷動起來,有的人正要出列啟奏。
老佛爺抬一抬手,眾大臣頓時又安靜下來。老佛爺滿意地點一點頭,她滿意的是由此至終,自己的的威儀仍舊。
“小李子,擬旨!”
“嗟!”
“即日起,愛新覺羅溥儀為大清帝國第十二任帝君,封醇親王載灃攝政王,與眾臣共同輔助帝君。”
說到這裏,老佛爺停了一停,想了想又道:“此後,女人不可預聞國政。此與本朝家法相違,必須嚴加限製。尤須嚴防,不得令太監擅權。明末之事,可為殷鑒。”
越是聽下去,眾大臣反而越不敢作聲,到最後,更是靜到甚至能聽到自己呼吸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