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個較長的時期(如5年、10年、20年),企業必須製定發展目標,如產品發展方向、產品的市場占有率、企業的生產經營規模、科技發展水平、管理水平的提高程度、企業的收益狀況、職工的收入及物質、文化生活、福利水平的提高狀況等。以便對職工群眾起到激勵、鼓舞作用。同時,經理要領導群眾通過辛勤的勞動,去實現長遠的目標。我國春秋時代的思想家老子說:“千裏之行,始於足下”。不腳踏實地努力工作,長遠目標就可能成為一張廢紙。特別是對群眾生活、勞動中最急需解決的問題,更要重視花大力氣去給以關注、幫助解決,使群眾得到滿足。幹實事,才能贏得群眾的信任和愛戴,才能激發群眾建設社會主義的積極性。
群眾最反感的是“假、大、空”的思想、行為。列寧曾經說過:不要成為一個光想做大事的空想家,要做一個善於同小的要求結合起來的實事求是的政治家,這種小事情有助於爭取做大事情。現在,說空話多,辦實事少甚至光說空話,不幹實事的領導者還有。這些同誌應早早改掉這種惡習。
七、發揮優勢,彌補不足
各個企業、部門乃至每一個人相對比較,既有自己的長處,又有自己的不足。經理在管理企業過程中,要對本企業的特點做全麵、客觀地分析,尋找並發揮本企業的優勢,使人盡其才,地盡其力,物盡其用,財盡其效,充分發揮各種資源的作用。
經理應辯證地看到本企業的優勢和不足,不能把它們絕對化。條件好,優勢多,但不能忽視劣勢;條件差,也不能片麵地強調不足,而應看到自己的長處。同時,優勢、劣勢都不是固定不變的,在一定條件下,優勢可以轉化為劣勢,劣勢又可能轉化為優勢。經理應發動企業職工群眾采取積極有效的措施,通過努力,創造條件,改變原來的不利因素,使劣勢變為優勢,並使原來的優勢得到鞏固和發展。
一個企業內部的各個部門和工作人員的具體情況不同,領導者在布置工作任務或提出要求時,不能“一刀切”,而應處理好共性與個性的關係,盡量發揮他們各自的優勢、長處。
八、量力而行與盡力而為
經理在開展經營管理活動中,應當把需要與可能、動機與效果緊密結合起來,要按客觀規律辦事,把工作計劃放在可靠的基礎上。如果不顧客觀實際,不量力而行,實踐證明,就不會把事情辦好。
量力而行,要真正搞清楚兩方麵的情況:一是核準自己的實力;二是核準客觀條件。自己的實力可分為顯在實力和潛在實力。量力,是指權衡包括潛在實力在內的力量。由於客觀條件影響實力的發揮,所以不能忽視對客觀條件的分析。
量力而行,並不是消極等待,而是把尊重客觀規律與發揮人的自覺能動性結合起來,即盡力而為。領導者不僅要充分利用現有條件,而且要積極創造條件,發揮潛力。創造條件越充分,便能在現有力量的基礎上取得更大的成果。有的企業提出:“沒有市場,可以開辟市場;沒有顧客,可以創造顧客。”
量力而行與盡力而為是辯證的統一,前者是強調客觀性、穩妥性;後者則強調進取性、責任心、自覺能動性。
九、層次分明,秩序井然
在一個企業整個管理係統,縱向有上下級管理環節之間關係,橫向有同級不同部門之間的關係。各個層次、部門都不是孤立的,通過分工、協作共同完成企業的任務。企業領導者的責任是給直接的下級人員布置任務,明確目的、責任,提出要求,並給他們創造必要的條件,使他們順利去完成。至於如何完成任務,主要是發揮下級人員的智慧、才幹,不必讓他們事事請示。隻有在不協調或產生矛盾時,才必須由上級協調解決。如果超越層次,就會造成管理功能的紊亂。
經理在日常工作中,會麵臨許多需要親自處理的事情,這就要分清輕、重、緩、急,明確先後次序。應先做主要的後做次要的;在同類事情中,要先辦費時少的再辦費時多的。還應嚴格時限的要求,每項任務應按規定的時間完成。有的人采取的辦法是:最難辦的事先辦,大事自己辦,小事委托辦,新事積極辦,一般事兼顧辦。這種方法是值得借鑒的。